葛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生活被糖尿病吃掉了 [复制链接]

1#

世界从来不平等。

记得那是一个天气很好的日子。

阳光透过伞里缝隙悄悄溜进我的脖子

我拿着体检报告单忐忑地走进陈医生的办公室,他轻轻地从我手里接过报告单。

早上吃了饭吗?

没有。

你的血糖有点高,这段时间有没有想喝水或者上厕所比较频繁?我看你比上次来瘦了很多。

最近很想喝水、上厕所,瘦了十几斤。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可能是糖尿病。

糖尿病.....

从此我的生活离不开药。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世界上有一种病叫糖尿病。不幸的是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被这种叫糖尿病的定时炸弹威胁着。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统计数据,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经达到1.09亿人,约占西太平洋地区患病人数的71%,相比于年增加了万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IDF预计到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将达到1.51亿人。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

(2)糖基化血红蛋白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3)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4)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尤其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慢性损害以及功能障碍。

糖尿病的治疗仍然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目前没有找到彻底解决的方法,现代治疗手段通过保持身体胰岛素达到正常范围,从而降低血糖含量。一般治疗方法是直接注射胰岛素或者借助一些药物达到目的。

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自己特有的疗效,并且走在医疗前沿。因为西医治疗有它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长期注射胰岛素可能产生抗药性。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原则:它是分不同的情况来进行治疗,总体上是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在标本兼治的情况下,既要清热,也要润燥;既要泻实,也要养阴治本。

《医学心悟.三消》曰: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小水如膏者,为下消。三消之症,皆燥热结聚也。大法,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二冬汤主之;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生地八物汤主之;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地黄汤、生脉散并主之。夫上消清胃者,使胃火不得伤肺也;中消滋肾者,使相火不得攻胃也;下消清肺者,滋上源以生水也。三消之治,不必专执本经而滋其化源则病易痊矣。

中医治疗思路认为:治上消要润心肺,对于上焦肺热,以清热生津止渴为主。上消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燥、多饮、尿量多、舌边比较红、苔黄、脉数,多以口干口渴为主要症状。可用中医古方——消渴方以清肺热、养阴生津。方中天花粉、黄连降心火,生地、藕汁养阴增液,缓解燥热,也可加葛根、麦冬加强生津止渴。

治中消要清胃热,对于中消胃热,以食欲旺盛、多食、易饥饿为主。中消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数有力。治以中药清胃泄火,可用玉女煎,其中石膏、知母清热,生地、麦冬滋肺胃之阴,在泻火同时增加阴液,牛膝引热下行。日久脾胃虚用四君子汤加以膳后调理。

治下消要补肾阴。下消主要表现为老年人的肾阴亏虚,以小便频数、腰膝酸软、乏力头晕、口干舌燥、皮肤瘙痒为主要症状。方用补肾阴名方——六味地黄丸。

(今天小编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分享就到此为止啦,健康是第一财富。)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珍爱生命,远离疾病,愿这个世界无灾无难,世界和平!

谁要是想着将来,就有生活的意义和目的。——赫塞

在美好的景色悦耳的声音和扑鼻的芳香给我带来的愉快当中,我不会紧锁住自己感官的大门。——《泰戈尔评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