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是一个什么样的年龄呢?有人说,这个时候应该退休了,应该含饴弄孙了。但其实真正在50岁退休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是活到老,做到老,除去生存因素,也有传统美德的因素在里面——勤劳,通俗一点说,闲不住。
50岁到现在,顶多也算是一个中年人,但是对于身体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这个阶段身体强壮了少生病,也可为将来的老年生活,提高质量,开启幸福的晚年。所以人到中年时期,对养生的需求激增。
有调查发现,营养保健消费是这个阶段人群的一项重要支出,这个“消费”还体现在对营养健康知识的渴求上。
的确,50岁以后,身体保养好了,延缓衰老,少生病,也是减轻子女负担最好措施,于自己于子女都是一件好事。
那么人过50岁后,如何延续衰老,保养好身体呢?早上三不要,晚上三不宜
一、早上三不要
1、不要不吃早餐
经常不吃早餐,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可能会引发以下这些危害:
引起低血糖
容易引起慢性病
容易便秘
肠胃不适
反应迟钝
对于一日三餐,有人形容得非常有趣:早餐要吃得像皇帝,中餐吃得像大臣,晚上则吃得像乞丐。钟南山教授年过八旬,仍然能够奋斗在抗疫的第一线,这与他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密不可分。他对于早餐,是这样要求的,品种丰富,食材多样不单一。早餐的营养成分占了一日三餐中的70%。
2、不要不喝水
早上起来后,吃早餐前,可以喝几口温开水,这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人体经过一夜的休息加消耗,身体是缺水的,早上喝点温水,滋养五脏六腑,有利于预防便秘。
3、不要不上大号
早上5-7点钟,是大肠经的时间,这个点就是肠道排毒的时期,而这个时间,也正是早上起床后的一段时间,我们顺应五脏六腑的生理钟,养成一起来就排便的习惯,对养生非常有帮助,更有利于延缓肠道的衰老。
二、晚上三不宜
1、不宜吃太咸的食物
吃得太咸,一方向会出现生理反应,需要不停地喝水,导致夜里起夜频繁,影响睡眠,另一方向,三高是中老年人的健康杀手,如果长期吃得太咸,会屋血管中的水分增加,血管壁所承受的压力增强,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出现,还会增加心脏与肾脏的负担,肾脏最怕咸,而肾反过来又是调节血压的脏腑,伤一等于伤二。
过了50岁以后,预防三高,是重中之重。我们在饮食中,不妨多加一些有助于预防三高的天然的食材。
比如喝水时可以加入青钱柳,牛蒡根,桑叶、决明子、山楂、玉米须、葛根、菊花、荷叶、沙棘等草本植物。
青钱柳里面的皂苷、黄酮、多糖等有机营养成分,可以有效帮助平衡人体糖代谢。
玉米须能够利尿消肿,清热,降糖降脂,
山楂开胃、健胃,降脂降压
葛根、决明子、菊花、牛蒡根都有养肝清肝的作用,
将以上的这些天然草本按照科学的比例一起泡水喝,对防治三高有一定帮助。
2、不宜吃太饱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的消化以及新陈代谢的能力成反比,在不断地减弱,所以过了50岁以后,晚上不宜吃得过饱,不利于保养脾胃,脾胃可是人的后天之本,后天之本一伤,想健康就难了。
其次,吃得过饱,消耗不了,容易发胖,增加疾病与衰老的概率。
3、不宜睡得过晚
睡得太晚,熬夜,睡眠不足,容易出现记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让衰老的速度加快。所以老年人,最好是晚上10点就要上床休息了。
你觉得这些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