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伤寒论第十四条桂枝加葛根汤 [复制链接]

1#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葛根四两 麻*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太阳中风的治法是桂枝汤。风夹寒,寒伤了表阳,风疏泄,伤了在表的津液。桂枝汤治疗太阳风寒袭表的道理在于,把体表受损的阳气扶起来,这样把寒邪去掉,把损失的津液从中焦调取到体表来修复太阳的津液,就是卫气中的津液,而中焦的津液由白芍、大枣、炙甘草来补固。养正、驱邪一气呵成,属于以守为攻的套路,调和阴阳,固守中焦。芍药是经方中常用的补药之一。经方的补药都是非常简单,像芍药、人参、地*、山药。伤寒论有这么一种理念:把邪气去掉,把阴阳调和,经脉通畅,人自然就能补起来,所谓邪去正自复。上节说了太阳中风的病机、证治,以及方解。这节课说一下桂枝汤里这些药的药性。从理法方药四个角度论,理论、病机、证治、方药都讲一遍,会讲的比较慢。在一开始的时候把注意力偏于理解理论,之后细到领悟每味药的用法。记忆力有限,精力有限,听第一遍的时候,注意力全面使用,理法方药全都学,容易哪一块都学不清楚。在这个课程中,咱们最重要的是教研究伤寒论的方法,其次才是一条一条地讲伤寒论。我一直认为学习方法比知识本身还更重要一步。另外常用的一种学方法就是联系。比如看到桂枝汤的时候,太阳能有中风、有伤寒,它就有温热、还有湿。这些联系、联系的方法、不同之处,咱们在讲桂枝加葛根汤的时候,用以方测证的方法来讲在桂枝汤里面加上量比较大的葛根,葛根的量最重。如果理解了桂枝汤方子的方意,那么就知道桂枝汤是在全身范围的津液输布,这个输布既包括向外的输布,也包括向内收敛,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阴阳循环,这是桂枝汤的着力所在。加了一味葛根,它的变化是在什么地方呢?葛根这味药最重要的用法是它能起气(出自《本草经》),实际上就是它可以把中焦的津液提到表,就是把中焦的津液提到上焦。用以方测证的方法研究伤寒论,要求的是对药味的药性组方之后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合力有所了解。而方剂学指的是经方的方剂学。问题又拐回来,怎么学习药性或者方剂呢?一句话用条文、用方证去学习方剂。通过分析每一条,学习每一条的原理,病机、证治来学习每个方子的功用,每一味药在这个方子里的功用。通过理法来学方和药,然后又可以反过来用方和药理解和完善理法,是一个互为促进的过程。随着对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对方子和药了解就会不断加深。同样对方剂和药的理解加深,又可以反过来帮助你理解理法,这就是以前常说的互为注解。桂枝汤中加入了大量的葛根之后,葛根这个药能入肌肉,就可以把肌肉中损失津液再加强回去。这就是桂枝加葛根汤的方解。明白了这个方解的意义之后,看条文,看如何以方测证?“太阳病,项背强几几”。为什么会项背强几几?那就是肌肉上的水分太少,反硬,称之为强几几。"强几几"是河南方言。这个字肯定叫几几而不是舒舒,这不重要,只是提一下。项背肌肉发硬,那是因为津液被散的过多,巳经比桂枝汤原来的那个症在肌肉层次上损失津液更多,其他的症状还没有发生更深层次的变化,所以治法倒也简单把肌肉的津液加强,补回来就行。用的是葛根,调取津液补到肌肉,同时再与桂枝汤解汗出、恶风,太阳中风的症状。由此可能会产生疑问,如果这个病没有葛根,就用了桂枝汤,能不能好呢?其实也能好,只是感冒好了之后,头、脖子、后背还是不舒服,这个不舒服的感觉得维持一段时间,当然这个也不一定,身体好的人可能用不了多长时间也能恢复过来。因为在这个证上并没有伤及真阴的根本,恢复起来是很快的。太阳中风,表能受到风夹寒的侵袭,那它就也一定有风热,或者是暑,或者是叫暑热的纯热。这样的条文在痉湿暍篇或后面的部分,以及《金匮要略》中都有。比如说太阳受了热邪之后,热邪把太阳的表给闭住。太阳的表也是有很多津液的,热邪把它闭住之后,就会导致津液不通畅,也会使得身体水液出现问题。就像太阳伤寒似的,麻*汤症,麻*汤是寒把表闭住之后,使得津液运行出问题,津液全堵住了。寒能堵住,热也能堵住。堵住之后,分别用什么方法治?被寒堵住用麻*汤。被热堵住,使水气出问题,用越婢汤,麻*和石膏这两味发散和去热的。把热一边用石膏清,一边用麻*往外散,这个热散开之后,人体的水液就正常了。所以越婢汤里边没有去湿,只去了热郁,不正常的水液自然也就化掉。通过这种对比不同的方剂,不同的证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领悟会越来越深。当然这要求对伤寒论全部条文都有一定程度的熟悉。现在还没讲到麻*汤、越婢汤之类的方剂,所以听第一遍的时候是学了前面不知道后面,再学第二遍的时候,听到这个地方就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刚才说了有寒能把表给闭住,热也能把表给闭住,那有没有其他的情况呢?比如表被寒闭住之后,里面却是热的,或寒把表的水闭住之后导致里水也出问题了。或者说热把表闭住,里面是寒的。自然是有的,后面会一条一条讲到他们的方证。比如说寒把表给闭住,里面的阳气运行受阻,而受阻的阳气化郁成热,这就是大青龙汤的方证。再如寒把表给闭住,导致里水的运行、在里的津液运行出现混乱这就是小青龙汤证。再比如表被热闭住,闭住之后导致在表的津液运行失常而里又是寒的,肾是寒的,那就用越婢汤加上附子。有句话,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些运用都是灵活自如地。等理解了理论方法以后,就可以随证而应用。学伤寒论有特别显著的效果,是当你学完之后,即便没有临床经验,也能根据理法辩证就能治好病。有一种神奇的感觉,确实挺神奇的。中医最重要的是理论。举个例子,桂枝加葛根汤,是因为发汗把肌肉中的津液散太多,而出现了肌肉一种强硬的状态。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你就会知道,得了桂枝加葛根汤证的人也不一定就一定是脖子、后背发硬,有可能是腰硬,也有可是身上不定哪个部位肌肉硬。再换句话说,如果这个人不是得太阳中风证,就是因为平常比如说是运动之后,出现了肌肉疼痛或者肌肉发硬发酸这些症状。桂枝加葛根汤可以把肌肉中的津液补上来,这个时候就可以用这张方子治。根据理论就能够推导出你没见过的病症,也能够治,也能够知道大概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情。还记得上几次课提到过一个案例,就是小女孩得了太阳中风证,感冒之后出现眼皮无力,眼皮抬不起来,西医说是重症肌无力。由此可知未必是眼皮抬不起来,可能是感冒后,变得身上老是没劲,肌肉使不上劲等等这些情况。那也可以用桂枝汤或者更进一步的桂枝加葛根汤,把肌肉中的血和津液给提升上来,病也能治好。那如果是阳分的问题,阳气不够,出现无力,疼痛等症状呢?那就是后面第二十条的桂枝加附子汤。这么一看,条文彼此之间有一种紧密思维的网,相互联系。要这么去研究伤寒论,条文之间一环扣一环,一节扣一节,任何一个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中医知识进入大脑之后,永远不能让他孤立起来,一定要把它与其他的知识相联系起来,然后你就可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很多没见过的病,没看过的案例,听都没听说过的病就能治。再举一个我自己的案例,刚才说的第二十条桂枝加附子汤。我用这个方子治好我母亲的带状疱疹。那时候我学医才两年,谨小慎微,胆战心惊地开了这个方子,但是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就两副药,身上的疱疹就缩下去了,然后开始结痂,不再发痒,晚上也能睡好,更不会衣服沾着肉都疼得厉害。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任何一个带状疱疹给开桂枝加附子汤,那绝对不是中医的思维,得看他是什么病机。这节条文讲的少,研究伤寒论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这部分多讲点,因为这块非常重要。在咱们刚开始的课程中,多花精力这方面,当这些研究的方法和理论逐渐熟悉起来的时候,后面条文就非常简单了,甚至不讲都可以,自己就有能力研究伤寒论。历史上伤寒论的注家有成百甚至上千家,翻几家比较著名的,可以取己所需,这都不是什么难事。再把桂枝汤的几味药讲一下,桂枝汤一共五味药,一升一降,固中的三味药,这个方解咱们已经讲了,现在分别说每味药。桂枝,桂枝这个药就是桂树最上面树梢的树枝,以这为最佳,取生发之力。因为长到树上最尖的地方还在往上长,就是取往上长、往外伸张的这种生发之力。为什么要去皮呢?因为皮收引、收敛。所有的药材用它的皮的时候,多少都会取收敛之意,比如像*柏、桂皮(就是肉桂)。所以桂枝要去了皮的,就只取生发力。在实际的使用中也不用那么麻烦,因为桂枝本身就是生发的力量,带点皮仍然是升发力量,所以不用特别麻烦一个一个去皮,去皮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去药店买桂枝,不可能都是树梢上的,那些药也有药性,用起来也是有效果的。桂枝是血分的阳药,能够增强血液往外输布的力量,就是血液从心脏往外输布的这个力量。同时桂枝有升发的力量,所以也能升发肝血。桂枝本来是一味血分药,又是热药,升发的时候可以令血的热量增加的同时,还往外升散、升发、发散,这是桂枝。与之相反就是芍药,芍药的药性跟桂枝正好相反。芍药是往回逐渐收缩,主酸收,因为这个收敛的作用,所以它就有补的作用。芍药是学伤寒论遇见的第一个具有补的性质的药,也是咱们学经方作补药最常见的一味药。所以能补,是因为能收敛,所有的补药都是收敛药。芍药这味药,它可以增强脾胃的吸收力量,当然前提是脾胃阳气不虚,如果脾胃阳气虚,芍药这味药发挥不了补的作用,所以在提到任何一味药的功用的时候,都有一个前提。芍药大量的使用,还能有祛瘀血的作用。芍药可以把血往回收,大量的使用用大量的往回收。有一个方子是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两味药,这个方子是治静脉曲张的底方。静脉曲张就是静脉血往回收的时候受阻,力量不够,慢慢的血就积在那块,把血管给撑大了,更严重的还会形成瘀血,瘀血瘀在静脉里。因为脚离身体非常远,血往回收就成了一件难事,自从人类站立行走就有这个问题。芍药也能入肝,因为芍药也属于血分药。它跟桂枝不同,桂枝是往外发散,芍药是住里收,所以当用芍药调肝时候,它是增加往回收的力量。一句话:芍药可以让肝里的血变多,而桂枝是把肝的血往外发,发了当然肝的血就变少,就是这个简单的逻辑。所以有那么一句话,芍药可以柔肝,所谓柔肝就是让肝里的血变多了之后,血就能养肝。到底让芍药去清理血管垃圾还是柔肝?还是让它发挥吸收的能力,就是补的能力,就看和什么药组方。伤寒论里的芍药都是白芍,白芍有养阴收敛的作用,而赤芍是味活血药。白芍味酸入肝,与当归组合的时候,当归也有入肝的倾向,而且当归可以养血、养血脉,所以白芍和当归组合就有滋阴养血、养血脉的作用。如果要养血脉最好加上川芎,川芎是一味有风性的活血药。芍药跟桂枝的结合,可以升降血脉,运化营卫。芍药跟地*组合,地*的滋阴之性比白芍强得多,芍药本身又有收敛的作用,两相结合之下,滋阴力量很强,大量使用芍药的时候,就会增强血液往回收的力量,这候就可以治静脉曲张,解决血液没法从脚回到心脏的问题。治静脉曲张,最好加上活血药,因为静脉曲张已经伤到血脉。芍药甘草合力是治本,让血脉回流力量加强,但是里面的血脉已经受损,瘀血,所以还是要从标上治淤血。只治本不治标,疗效会有,但是慢;只治标不治本,疗效只是一时。芍药甘草汤大量使用芍药之后,可以增强血脉回收的力量,那么血脉回收受阻,瘀血或者力量不足会显出什么脉象呢?就是脉落下去这一段会感到异常。比如脉落的时候指下会有涩滞感。平脉篇有句话“脉起为出,脉落为入“,这个入指的就是血脉回收,阴气回敛。现在外面卖的芍药,有的特别白、特别漂亮,不能要。好的芍药应该有是点发灰、微微灰*的颜色,颜色不是很好看。如果颜色特别好看的药材绝对不能买,都是硫磺熏过的。芍药的酸味跟硫磺的酸味不太一样。硫磺的酸味有一种刺鼻的味道。其他的药*参,一闻有股酸味,那就是用硫磺熏过的。现在中国的药材很多都是被熏过的,这也没办法。出口到韩国、日本的药材他们要求不能用硫磺熏。咱们国内的就用硫磺熏,熏过的好处就是不爱发霉不爱生虫子。再说生姜,生姜是热药。在桂枝汤里面,稍微偏于阴的药是芍药和大枣,偏于阳的药是桂枝和生姜。桂枝、生姜都是性热,味辛。生姜更是辛辣,有很强的生发力,还有去水的作用,因为它的生发力可以把胃的水给散掉,所以生姜也常用来治胃中的水。当人的胃中有寒或者水的时候,水气就会上逆,水气上逆其中一个症状就是恶心,这个恶心用生姜可以除,所以生姜有止呕的作用。说到止呕咱们再提一下桂枝,桂枝常用来治气上冲。桂枝治的气上冲,实际上指的是寒气上冲,不管这人感觉到、感觉不到寒,也是寒气上冲,加上热药把寒一中和,人就感觉不到上冲了。其实并不是真的上冲,只是上升的时候阳气不够,就让人有一种不适的感觉,感觉气好像在往上冲。阴阳和合的气上行、生发起来,人不会有感觉。只有阴阳不合的时候,或者上来这股气阳气太盛,偏热,人也会有上冲感;或者津液上来了,但是阳气上来的不够,也可能会有上冲感。桂枝治上逆指的是升上来的阳气、热量不够,于是感觉到气上冲。芍药能把药力往少腹引,所以芍药也常用来治少腹疼。血、气引到少腹,少腹因为虚而造成的痛,就会得到改善。当然必须是因为虚造成的痛,不是其他的痛,实痛不行。说到止疼,生姜也有一些止疼的作用。比如有胃寒的那种痛,胃总是隐隐约约、丝丝拉拉的疼,就可以每天早晨起来吃两片或者三片姜。晚上不能吃姜,一般不是救急的阳药都不在晚上吃,吃了会打扰阳气的回藏。轻的失眠睡不着,或者睡着之后烦躁等,都是因为晚上吃阳药造成的。一句话:不是急症晚上不吃阳药,姜(生姜、干姜)、附(附子)、桂(桂枝)、吴茱萸这类的药。早晨吃两片生姜,做为养生是非常好的,可以治胃寒。有的人因为胃寒老长青春痘,这就是挺好的治法。上节课讲到运转中焦的时候,生姜也能使中气上升。再说炙甘草,炙甘草就是甘草用蜜裹上之后在火上炒得略微发糊。略微发糊有苦味,苦入心。苦味入心,甜味入脾,五味入五脏。甘草本来是甜的,加上蜂蜜之后更甜,所以肯定入脾,脾为中土。再炒糊一点就有苦味,所以炙甘草有轻微入心的作用,当然这个作用是很微弱的。甘草这味药生长在沙漠,生长在沙漠的药,本身就有极强的抗旱、固水的能力,它得把水保留在自己体内才能在沙漠里活下去。所以天地万物一体。圣人远观诸物,近取诸身。万物为一体,万物是相应的。甘草这种固水的能力,人吃下去也能固水、固土,固土里的水,就是中焦的津液。在桂枝汤里面,加炙甘草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中焦被发虚。因为在表的津液需要不断的从中焦补上去,所以用炙甘草固守中焦,补中焦的津液。炙甘草还有一个最常用的功用就是它能缓(甘缓),就是令气血运行的速度变慢。那么就会有这么个问题:如果这人本身就是湿性体质,用炙甘草时必须斟酌,因为有可能会使他的湿加重。炙甘草能固水又能甘缓,又补了水又让气血运行变慢,那可不就是湿气就更重。而甘草的这种缓性也常用来治湿,为什么呢?因为湿性也是缓滞之像,药力的速度太快,湿还没来得及去掉,所以这时候反倒加一些让药劲变缓的办法。所以在伤寒论的条文中,会看到治湿或者治饮的方子中加甘草。同样基于这个道理,如果要快速祛水、猛药祛水的时候,就不要加甘草。一边要快速地祛,一边让缓下来,就好比一脚踩刹车、一脚踩油门,所以后世有甘草畏甘遂这样的说法。甘遂是攻水的猛剂,拿甘草固着它,这就矛盾了。关于十八反、十八畏这些被后世认为铁律的东西,其实是很肤浅的,是因为老师傅怕小徒弟把人治死,生生订了一些规矩。如果理法通达,可以不必在意。别把它当定律,会束缚手脚。还不具备临床能力的时候,就不要去治病。看不懂的病情就不要轻易去治,反之辩证通达,看的明白,该怎么治就怎么治,何必管十八反。你的治法、方药不违背医理、不违背常识。所以十八反,就把它理解成老师傅出于爱护的原因,给徒弟弄的安全帽、安全绳。但是这个安全绳现在已经成了后世的紧箍咒。大枣。大枣皮是红色,肉是*色,肉质厚,这个象就特别像是人的胃,胃也是肉质很厚的一个器官。大枣可以补中土肉质里面的水份,所以大枣也是固津液的药。大枣跟炙甘草在固津液方面有类似的功能,但两者有一个极为不同的地方是大枣是红色的,所以它有补血的作用。并不是大枣直接就能补血,它只是给补血打一个基础。因为血液的生成必须得有津液、食物中的营养,加以阳气运化,有了这些作为能量和原料之后,藏腑运行(主要靠小肠加工)把水谷精微转化为血液。大枣在这整个功能里面起什么作用呢?就是给人的造血提供津液基础,所以这人血虚的话,不是说吃了枣就一定能把血补起来,它必须是血虚还有津液不足的时候,这时候把津液补上就有助于补血。如果正好是因为津液不足而导致的血虚,吃点大枣就能把血补起来。但是血虚有多种多样的原因,绝不就这一种原因,所以也绝不是一看血虚,或者西医说贫血,吃枣就能解决。枣味甘,味甘就有厚重、缓制的作用。所以脾胃阳气不足的人,大枣吃多了,会让人郁堵,容易造成比如腹满、肚子胀之类的毛病。所以任何一味药,不是简简单单的看着好就能多吃,得用对地方。同样是这些药、这些方子,看几年伤寒论的人,就都知道这些方子。能不能用这些方子治病,就需要在理论方面有扎实的基础。在于理论和方法不断的深入理解,而深入理解的重要方法就是要理法方药彼此促进着学习,一开始的时候偏于理,听到第三遍的时候,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学方和药。第三遍或第四遍之后可以广学诸家长处,那个时候理论能促进方剂的理解,方剂的理解能促进理论的理解,彼此助长,就算入门了。葛根,葛根这药已经说过,它可以把中焦的津液提取到上焦,把中焦的津液提升到表,所以它能提津液,有提升的作用。前提是中焦津液不亏,如果中焦津液已经亏了,表还亏了,用葛根就无效。那个时候可以用一些补中焦津液的,比如再加一些山药,山药可以很好的补中焦的津液,以怀山药最好,当然怀山药可能不好买。那就用一般的山药,也会有作用。补中焦津液的时候,用大枣、山药、炙甘草这些药。同样是项背强几几,肌肉发硬,有的用葛根治,有的用栝蒌根治。用栝蒌根治的时候,热结更严重。学到现在,桂枝汤和桂枝汤的一个变方——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里面五味药加一味葛根,一共六味药。宋本伤寒论里面,桂枝加葛根汤的方子写错了,是葛根汤的方子。这就是传抄中的错误,但是后世刻意把这种错误保留下来,来表示一种尊古的态度,明知是错的也不改,后面加一个注解:这点不对,或者怀疑等等。再说几句有关中医术语的问题。中国文化是大而化之的文化,从整体宏观去研究世界的这么一套传承,所以它的细致性、精确性确实是差一些。比如医家,经常是一字多义,多义一字。这个词或者字在这个语境下什么意思?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知道,换个地方又是别的意思。可是咱们都是科学化教育培养出来的,不是传统文化培养出来的,这就导致咱们看古文化的时候,会有些障碍,所以不得不对一些广义的术语做一些狭义化的定义。要都用广义的话,我说的意思,别人听着可能是另外的理解。其实很多中医内部的争执都是由此而产生的。说一下“补”这个概念。老百姓或者初学中医,一听“补”,往往会误解为:把少的给增多,其实完全不是这个意思。咱们说的“补”,指的是固摄、收敛,这个力量称之为补。固摄气就叫补气,比如要固摄气、补气,人参是最好的药,可以把气补固到五脏的根本,其他的药很难达到这个药效。前辈医家可怜穷人吃不起人参,拿*芪和五味子用防风炮制一下,能够模拟人参的效果,但是肯定比人参差很多。再比如甘草,可以把津液固摄起来,这个咱们称之为补。这是补的最核心定义,还有衍生的定义,比如刚才说葛根和栝蒌根可以补上焦、补肌肉里的津液。这个补更明确的含义是调拨的意思。可以把津液调拨到少的地方去,它并没有使人整体的津液变多;也不是固摄的方法让津液变多,在某个地方津液积累。健康的津液应该是生长收藏,全身由里而外,由外而里能够通畅的运行,又不缺乏,这是正常的状态。如果让津液在某个地方停留,那就是病。气在某个地方一停留,那也是病,会郁住。津液在某个地方停留会产生湿或者饮。大致这么说一下。总体来说,要体会某个词含义的时候,要联系上下文。咱们不可能把所有古籍里的广义词狭义化,真这么做,有可能反而会造成他人的理解困难。咱们只需要把握住一个核心理念,无论是气、血、津液。健康的状态首先是不能亏虚,其次是能够正常的运到全身。有时候局部的亏虚,只是调拨不过来,或者因为阻滞,就像是堵车,这个时候要把阻滞的东西散开,津液就运过来了。或者调拨力量不够,就需要增加生长收藏运化、通达的力量。举一个浅显的例子,感冒流鼻涕,痰涕特别多,一边流清鼻涕,量特别多,几天之后反而会出现鼻子、嘴发干,明明是一直流清鼻涕,可是还觉得鼻子里发干,这就是咱们刚才说的道理:他的津液都变成鼻涕或者痰了,不能正常的滋润人体器官,所以会干。这样的例子很多,还有的人拉稀,拉的鼻子干、口干或者皮肤干燥,这也是因为津液在某个地方太多了,或者因为邪气的原因,不断的丧失津液,津液不能正常的运输到该去的地方而出现的干燥之症。所以不要看到干燥的第一反应就是补津液、固摄津液,百合、地*都用,不要这样。而要看是不是因为没运输到,或者运输过程中受阻滞。有很多痰湿、水饮阻滞津液而造成的干燥之症。痰湿之气阻滞之后,也有可能化热,这是气被阻滞住了,郁而化热。像这种局部的虚像都是假虚,他是因为邪气实而造成的正气输布不利,所以治法在攻,把邪气攻掉,正气自然恢复。这就是所谓:攻即是补的意思。在咱们这行有很多拗口的说法。还有补即是攻的说法,比如某一脏,以脾胃举例,脾胃气虚了,脾主运化,运化不利。运输不利就有可能在某一个地方瘀滞,治这种瘀滞,表面是实,实际上背后有个虚,那就必须把脾给补足,才能有运化之力,所以这时候又是补即是攻。当局部的脾气虚,用人参或者*芪加强之后,运化力一恢复,实证就能去掉了。如果实的太厉害,郁结的太堵,还得再用点攻实的药。大原则就是:没有虚像就不去补,老补就会造成瘀滞。有虚才补,有实才攻。区别也只在补哪里、攻哪里,或者哪里是虚的,哪里是实的。咱们称之为病位、病气。虚实的把握,把握哪虚、哪实,什么气虚,什么气实。因为只有把虚实理清楚了,才能理清楚哪是正,哪是邪,弄清楚正邪,才不至于打到自己人。麻*汤证的发烧,这个热是自己人,如果退热,那就是帮着敌人打自己人。越婢汤的热是敌人、是邪气,那就得攻掉。理中汤证或者补中益气汤证的发烧,是因为中气虚才发烧的,这时候你要帮的自己人是气,把气给弄足了。只要正邪敌我捋清楚了,哪怕是辨病位辨的不是很精准,药下去也会有明确的疗效。虚假的疗效就是帮着邪气打败正气,症状也能消失,那不是病好,是往更重里传遍了。症状其实就是正邪相战的反应,其中有一方实力不济停战,症状就会消失或减弱。这种例子咱们后面会反复提及,至关重要的概念会反复提到。最后,咱们再总结一下方证运用,脉浮、发热、汗出、恶寒,就是桂枝汤症。之所以要说脉浮是跟少阴病的脉沉相鉴别,如果脉沉、发热、汗出、恶寒,那是麻*附子细辛汤证或者四逆汤加人参证。之所以要说汗出,那是跟麻*汤的无汗相鉴别,脉浮、发热、无汗、恶寒,这是麻*汤的方证。之所以要说恶寒怕冷,是要跟外感温热邪气相鉴别,如果外感温邪、热邪,那么不恶寒反恶热,桂枝汤证和麻*汤证的发热,是正气发动化为正气的热而造成的发热,外感温热邪气发热的热是邪气发动邪气的热,是要清掉的热。正气发动的热不能清掉,还要去帮助他,联系第六条讲的太阳温病去加以理解。桂枝汤之所以加葛根,是因为有项背强几几这个症状,因为还有汗,所以用葛根,如果无汗了代表津液已经耗散的更为严重了,那么热结就会更为严重,那时候用的是桂枝汤加栝蒌根,栝蒌根就是天花粉。如果是介于有汗和无汗之间,有时有汗、有时无汗,说无汗又有点,说有汗又不多,稍微有点干,那就葛根和栝蒌根一块用,栝蒌根与葛根的区别就是栝蒌根能开热结,能开痰湿之结,而葛根没有开结的作用,至于提升津液,葛根优于栝蒌根,栝蒌根的运用条文后面会提到。明白了理,又记住了方证的症药规律,你学一个就会用一个。没学的,辩证辩不清楚的就先不要治,当理论、诊断技术、方剂方药运用积累到一定程度,你发现那些病你都看得懂,都能诊断的出来,也能开出方子,一出手就是好大夫,接下来需要的就是慢慢培养经验。经验是从有到优的一个过程,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如果说中医的学习主要靠经验,从无到有,从不会治病到会治病,那得错治多少人,那得把人当做试验品。真要是靠经验培养中医,那每个培养的医生都是血淋淋的,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咱们说,中医的培养和学习,理论为先,有了理论,从而指导诊法和治法。理、诊治三者兼备之后,经验可以提升效率,大家会终成名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