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药物性高血压早期症状不易被重视,如不及时控制可能会进展为致命的高血压危象。引起药物性高血压的药物种类较多,机制复杂,高血压患者等危人群要特别注意药物性高血压的发生。
一
可导致高血压的药物1.心脑血管药物存在血压升高隐患的常见心血管药物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间羟胺、麦角新碱、垂体后叶素、胺碘酮、酚妥拉明、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美托洛尔、普萘洛尔、葛根素、尿激酶、华法林、甘露醇、硝酸甘油、可乐定等。2.抗感染药物包括红霉素、利福平、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双*连注射液、青霉素钠、普鲁卡因青霉素、阿莫西林、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干扰素等。3.消化系统药物与呼吸系统药物可导致高血压的消化系统药物包括奥曲肽、阿托品、山莨菪碱、甘草甜素、甲氧氯普胺、硫普罗宁、雷尼替丁、高血糖素等。可致高血压的呼吸系统药物包括麻*碱、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氨茶碱等。4.解热镇痛抗炎药物与神经系统药物感冒治疗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非那西汀、曲马多、喷他佐辛等均可导致高血压。存在高血压风险的神经系统药物包括氯氮平、咖啡因、可拉明、利他林、氟西汀、丙咪嗪、可卡因、γ-羟基丁酸等。5.中药制剂与其他中药及其制剂包括*芪(包括注射液)、甘草及制剂、人参、生地、姜*煎剂、复方丹参滴丸和注射液、番泻叶等。其他药物,如促红细胞生成素、环孢素、障复明滴眼液等均存在致高血压风险。
二
药物性高血压临床诊断条件
①血压升至正常值范围(~/80~90mmHg)以上;
②有头痛、头晕、心悸、失眠、乏力,甚至伴有水肿等临床表现;
③血压升高及临床症状与所用药物有合理的时间关系;
④从该药药理作用推测有致高血压的可能;
⑤国内、国外有使用该药或该药与其他药物合用致高血压的报道;
⑥撤药后血压恢复至用药前水平,高血压临床症状消失;
⑦进行药物激发试验,血压再次升高。
当满足以上任意3项或具备⑥、⑦中任意一项、同时满足其他任意一项时,可以高度怀疑为药物性高血压。
三
药物性高血压防治原则
1.预防原则
临床在使用可能引起高血压的药物时,尤其是大剂量长疗程用药时,应首先进行风险评估,用药期间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
①药物性高血压高危人群,使用有致高血压倾向的药物时要极其慎重,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选择药物,择机应用。
②合理使用有致高血压倾向的药物,避免同时应用两种有致高血压倾向的药物,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有致高血压倾向的药物。严格控制高血压药物的种类、给药方式、剂量和疗程。
③干预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增加运动、减轻和控制体重、合理膳食(低钠、高钾、低脂饮食)、戒烟、戒酒或限制饮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衡。
④如果必须使用高危药物,应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在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压,必要时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如利尿剂、钙拮抗剂等,并注意患者有无出现相关症状及体征,如头痛、头晕。
2.治疗原则
原则上,一旦确诊高血压与用药有关,应尽量停用这类药物,换用其他药物或采取降压药物治疗。
①根据病情停用或调整药物;
②根据不同药物所致高血压和影响降压药物作用的机制,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③如果是由于撤药导致的高血压,则应立即恢复原用抗高血压药物,剂量同前或略高;
④对抗高血压药物引起的反常性高血压,要仔细查找基础病并积极治疗,同时更换其他抗高血压药物;
⑤由于病情需要不能停用致高血压药物或停药后血压不能恢复者,监测血压,予降压治疗;
⑥对有并发症(如脑出血、脑水肿、心衰等)的药物性高血压患者,应积极处理并发症。
3.药物性高血压危象的治疗
①早发现、早治疗,立即停用能引起血压增高的一切药物;
②缓慢降低血压,使血压在1~1.5小时过程中下降20%~25%;
③无合并症的患者可含服硝酸甘油0.5mg或卡托普利25~50mg,也可联合应用;
④有合并症的高血压危象患者,应参照高血压急症与亚急症相关指南进行处理。
来源刘新灿.药物性高血压的识别与治疗.长城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