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肠息肉的患者一般症状不是很明显,尤其是在息肉很小的时候,当息肉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开始出现腹痛,或出现便血、消化不良等症状。一般有肠息肉的患者来院就诊,以为只是一些肠道炎症,通过检查才发现,原来是肠道里面长了个息肉。
其实肠息肉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但由于考虑到可能有癌变的倾向,西医多予以药物对症治疗及手术摘除肠息肉,中医则将肠息肉分为肠道湿热证、湿瘀阻滞证、脾虚夹瘀证、肝郁脾虚证等证,进行辩证治疗。
1.西医
1)药物治疗:肠息肉是指黏膜表面突起的赘生物,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及腺瘤性息肉等。常用药物包括叶酸、阿司匹林、塞来昔布等,叶酸对预防大肠息肉的术后复发有一定的疗效,阿司匹林可以预防息肉癌变,塞来昔布有降低腺瘤性息肉的数量的作用。
2)手术摘除:肠道息肉导致出现腹痛、腹泻、便血、大便习惯及形状改变、腹部肿块等不适,如果经肠镜检查明确是息肉,无明显手术禁忌,建议及时切除,多采用内镜-手术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包括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2.中医
1)肠道湿热证:又称大肠湿热证,表现为腹痛、里急后重、便下鲜紫脓血、肛门灼热等,长期可形成肠息肉。主要与体内湿气较重有关,感受到湿热之邪后,会直接影响体质
一般选择葛根芩连汤进行治疗,全方由葛根、*芩、*连、炙甘草组成,具有解热抗炎、抗菌的作用,是治疗肠道湿热证泄泻的代表方。
2)湿瘀阻滞证:长期饮食无度、劳逸失常损伤脾,导致脾虚不健,湿浊瘀*阻滞肠道。主要临床表现为便溏、里急后重,大便可为黏液便,或便血,其次还有腹胀痛、或腹部痞闷不适。
治疗予以行气化湿、活血止痛,选择茵陈蒿汤治疗,方中重用茵陈清热利湿退*,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助茵陈引湿热从小便而去。
3)脾虚夹瘀证:诱发原因在于脾胃虚弱、湿郁阻络等,临床表现有脘腹胀满、胀痛,精神不振易疲倦,大便溏薄、便血色淡、面色萎*等。
治疗以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为主,常选择理气六君子汤,茯苓可健脾化痰、利水渗湿,白术可以健脾燥湿。全方可以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化瘀散结,有效改善大肠息肉引起大便性状恶化等情况。
4)肝郁脾虚证:主要病因为湿热蕴积肠腑,痹阻肠络,熏蒸肠络,导致肠络破损,见局部充血、糜烂。表现为腹泻、大便不下,下腹隐痛,有时大便黏液或脓血。
治宜疏肝健脾、解郁化瘀,可选择柴胡、川芎、香附等药疏肝理气,改善不适。另外,也可以服用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以益气健脾。
我是龙峻标,一名中国医院副主任医师,我擅长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腹痛、腹胀、泛酸、便秘、烧心、慢性腹泻、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脾胃问题。如果您有这方面的困扰,可以点击我的账号头像,进入主页私信我,我来为你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