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很多人说自己有点“上火”。年轻的朋友,脸上长点痘痘暗疮之类,说是上火;口干舌燥或口腔里有点小溃疡之类的,也说是上火。尤其南方人,更是动辄就便说“热气”或者“上火”,凉茶几乎成了一年的标配。可即使这么一直降火,今天降下去,明天又火重,然后后天再降火,如此反复,似乎体内的火气真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按照《*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的说法,“热者寒之”的苦寒清热降火,可谓“一剂知、两剂已”,几乎有“如汤泼雪”的功用。为何现代人的火气却就是降不下去呢?要释疑这个问题,首先得知道什么是“火气”。
什么是“火热”之气?
所谓火热,在中医理论里,本来是很好理解的问题——也就是指实热之邪。对于这种火热之气,苦寒泻热,或甘寒清热,如葛根芩连汤、白虎汤,就是降火非常厉害的方剂,但这只适宜于“实热”。
注意“实”,就是指实证,机体正气不虚,外邪火热炽盛,这样的清热去火,是没有去不掉的,也确有“如汤泼雪”的收获。也就是把滚烫的开水泼在雪地上,雪的消融有多快,火热的清降就有多快。
可是,我们现在说到的“上火”,实热、火热之气确实也有,但真的不多见。更多见的“上火”,反而是“虚火”居多。所谓“虚火”,大致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阴虚不能敛阳:所谓“阴虚则热”,这种火气,是不宜清热降火的,而需要滋阴熄火。详细说一下,我们机体的阴阳,它们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阴”少了,即使“阳”正常也会相对较多,阴寒阳热,于是阴虚也出现火旺的迹象。这种“上火”,我们只需要滋阴养阴,让阴津恢复原来的水平,那么阴阳之间的差距就没了,于是,“虚火”也不清而自退。
二是阳虚不能制阳:“阳虚生寒”大家都知道,可某些情况下,阳虚也会上火,大家就很少了解了。所谓阳虚不能制阳,这个“制”,或许可以理解成控制,而“阳”则是浮阳。阳虚上火的机理比较复杂,这里稍微多说几句。
根据阳虚生寒的理论,阳虚之后,一开始必定是出现阴寒的表现。如果阳气的虚弱程度不重,那也就停留在这个“阳虚生寒”的水平。当阳气继续亏损时,体内的阴寒会更加加重,这一段内容是比较好懂的。
关键之处开始了:阴寒继续加重,因为阴寒是向下和收敛的,当阴寒(虚寒)到了一定水平,其向下收敛之性,就会压榨本就不足的阳气的空间,如同挤气球一般。气球里是热气(阳气),气球外面遇冷(虚寒)收缩,热气就会被“挤”出来,挤出来的热气,就是我们说到的“浮阳之火”
所以,如果是这种“上火”,您说清热降火能起到作用吗?还不是让“气球”更加缩小,以至挤压阳气出来而火气更重?到最后,阳气没了,火气虽然也没有了,但身体的健康呢?
因此,这种降火唯一的途径,就是补充阳气。阳气充足了,其运动、向外、扩张的特性彰显出来,“气球”热胀冷缩被扩张,根据体积和压强的关系,浮阳之火也就被“吸”回去了。这种情况,阳气补充得越充沛,虚火就收敛得越快。比如潜阳丹、四逆之类就是这个思想指导的产物。
(注意:气球的例子,只是为了阐述浮阳的问题,以便大家理解,这么形容可能不是很严谨,请自行甄别,谢谢)。
综上所述,上火的问题,是我们养生最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本应该是很好处理的,可为何有“越降火、火气越大”的现象?可能还是阴阳虚实没有区分清楚的原因。比如阳气亏虚引起的浮阳上火,无论是苦寒泻热还是甘寒清热,都是反其道而行之,怎么能达到降火的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