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个学中医的同志在刚刚踏入医学院校或者刚刚接触中医之时,个个都是踌躇满志,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个悬壶济世的良医。远的如张仲景、孙思邈,近的如胡希恕、李可,一个个高大伟岸的形象成为我们顶礼膜拜的对象。我们都向往成为像他们一样,屡起沉疴、妙手回春的神医(用现在的话就是高手)。但是,行医多年后却发现,真的应了那句话︰读书三年谓天下无病不医,临床三年谓天下无病可医。临床时间越长发现自己离自己的偶像们越远,困扰自己的问题越多,疑惑越多,很多时候病人在面前,自己心中却了无分寸。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成不了像前辈们一样的高手呢?
中国人对中医养生还是很认同的,可是一生病就去看西医,总觉得中医治疗不准确,可为什么以前的中医听上去就那么厉害呢?听一个中医大夫讲了自己的看法,才明白这里面的问题。
相信每一个学中医的同志,刚刚踏入医学院校,或者刚刚接触中医之时,个个都是踌躇满志,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个悬壶济世的良医。远的如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近的如胡希恕胡老,李可老中医,一个个高大伟岸的形象成为我们顶礼膜拜的对象。我们都向往成为像他们一样,屡起沉疴,妙手回春的神医,用现在的话就是高手。
但是,行医多年后却发现,真的应了那句话:读书三年谓天下无病不医,临床三年谓天下无病可医。临床时间越长发现自己离自己的偶像们越远,困扰自己的问题越多,疑惑越多,很多时候病人在面前,自己心中却了无分寸。很多时候感到力不从心,治病疗效不佳。
这就引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成不了像前辈们一样的高手呢?
想想我们平时是怎么看病的,来一个眩晕的病人,首先不是先去进行望闻问切,而是先定性为颈性眩晕,然后纠结于X片上,哪一节颈椎出了问题?有没有骨质增生?试问,哪一节椎体有问题,有没有骨质增生,对我们开方用药,辨证取穴有哪一点帮助?我们有没有学过,老师有没有教过我们,椎间隙变窄了,应该用哪味药?应该取哪个穴位?从我最近两例病人,疗效由不好,到最后痊愈,我体会很深。
舍本求末,我们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学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我们在日常诊断中有多少时候是真正进行了辨证论治呢?来个感冒病人,不是先辨阴阳寒热,而是先想到了要抗病*,不论寒热,金银花,板蓝根,一起上;一见发烧,双*连,柴胡一起上;来个腰疼、腿疼,往往是哪疼扎哪,把辨证取穴抛到脑后,侥幸命中沾沾自喜。但更多时候,却限于疗效不好的疑惑中。很多时候发现自己开方毫无把握,扎针只会扎阿是,或者是一些看上去更像是耍小聪明的特效穴。
行医这些年来,我发现我们中医界好大喜功,浮夸浮躁的现象普遍存在。想想我们的老前辈,那么高的水平,都还秉烛夜读到鸡叫,而我们现在中医人呢?读过《伤寒论》《金匮要略》《内径》《难经》《神农本草经》的有几个?搞针灸的,著名大家承淡安先生每天晚上坚持练针,我们有几个能做到?有几个读过《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基本功没打好,却整天向往成为高手,无异于异想天开。
老中医竟然不识四逆汤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了一则报道,说某高校研究生用小白鼠做实验,来论断某方药对妇女痛经的治疗作用,看了之后,我只有哑然失笑了。看看我们的中医研究者都在做什么?不客气的说这真是在给中医丢脸,抹黑,他们整天这样研究能成为高手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我的一个同学,铁杆中医,致力于经方治病。一天遇见一个在他们当地很有名的老中医,本来想要向他讨教一二,却不料,老中医竟然不识四逆汤。这位老中医有心脏病,常年自治效果不好,我同学说用四逆汤加减治疗心脏病效果很好,老中医竟然不知道四逆汤为何方。不但不信,还说伤寒论太老,过时,不科学,应该多学杂志上所写的现代方,医院的协定方,令我同学好是失望。这位老中医一辈子了,也没成为高手,我不知道他老人家在闲暇之余有没有郁闷过,自己为什么没成为高手。
凡是问为什么,大都有内因、外因两个因素,上边说的是我们自身原因。再说外部因素。
看看我们的教材,为了响应中西医结合的号召,教材编的是不伦不类。先看中药学,每一味药的最后,必然会写上这位药含某某化学成分,对某些症状有某些反应,或者小白鼠吃了后有什么反应。再看方剂学,每个方子后面会写上,治疗某某西医病名。这就导致了,有很多医生,一见发热上双*连,谓之能消炎,抗病*,或者是看见某个病生搬某个方,把辨证论治抛到九霄云外。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医人意识到,要振兴中医,必须回到经典上来,或许,经方是振兴中医的一条正确大道。但是现在的中医学院里,四大经典都是选修课,什么《伤寒论》《金匮要略》,都没有英语重要。再医院看看,那里云集了本省的各大中医名家,但再看看,有几个用经方的。真是屈指可数。为了经济利益,哪个不是二三十位味药往上堆。
相信所有的中医者,谈起来都会说《内经》是基础,《伤寒》是根本,但有几个人在真正研究这些经典?高手不是说出来的。
再想想我们平时是怎么看病的︰来个感冒病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先辨寒热阴阳,而是查血象,阿莫西林、利巴韦林什么的先上,即使用中药,也是不论寒热,金银花、板蓝根一起上;但见发烧,穿心莲、柴胡一起上。再如月经该来不来就是活血,月经该走不走就只知道止血。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我们在日常诊治中往往把辨证施治抛到脑后,侥幸命中则沾沾自喜;疗效不好立即请辞西医。如是,我们又如何能成为中医高手?
所以,结合执行力“四化”专题,我们要逐步实现以下四点︰
一、理论问题实践化
学中医就当用中医,用中医就当用中医的思想中医的理论。面对患者,应用诊断方法的自然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中医强调的是“证”,注重疾病状态中人的“证候”。如果患者一来,不是抽血化验就是照CT,诊断还下个西医病名,不问表里不辨阴阳,不去用中医的方法去实践所学的中医理论,想成为中医高手自然是不可能。
笔者从医18年,也曾走过很长时间的弯路。刚出校门时,满脑袋的是中西医各种知识,可是并不能解决什么临床实际问题。后来,才明白真正的中西医结合绝不是简单的西医的诊断结合中医的治疗!曾记得有个11岁患儿,西医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当时血小板指数仅为33×10^9,西医强烈建议前往省儿童住院治疗,因生活着实不方便,请诊我处。结合病“证”,笔者给予牛角地*汤合小柴胡汤7剂,血小板即升至97×10^9!家长都惊叹中药疗效之神奇,后仍以上方加减治疗3周,血小板稳定维持×10^9~×10^9之间。通过此案,笔者想说明的是,只有把理论知识实践出来,很多异想不到的结果就是原本该有的疗效,它就在那,离我们并不遥远。
二、实践问题简单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医人意识到,要振兴中医,必须回到中医的经典上来。读懂读通《*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是把中医的实践问题简单化的重要途径。
中医的理念应该是大道至简。《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教给我们的是何为阴阳、如何辨阴阳;《灵枢》则教会我们如何针刺。《神农本草药》是中药学之鼻祖,所载药物简便寻常可见。《*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基本功打好了,才可能成长为中医高手。想想看著名大家承淡安先生已然是大家了,每天晚上还坚持练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扎实地把底子给练好呢?
三、简单问题操作化
中医理论基础打好了,如何付之实践?这就要求中医知识具备可操作性。以现行观点来看,经方是振兴中医的一条正确大道。《伤寒论》、《金匮要略》堪称是方书之祖,是中医界的葵花宝典,有着至高无上的实用价值。此书强调“方证相印”,可操作性极强。
要想有实际临床效果,就应自身试方试药。一个合格的中医大夫就应知道附子的麻、细辛的辣、大*的苦、甘草的甜,应该清楚麻*汤发汗到底什么程度、大承气汤泻下又到底什么表现!深切明白了这些,离高手也就不远了。
四、操作问题无偏差化
一部《伤寒杂病论》包治百病打天下,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如何解决无偏差的问题呢?——剂量!关键在于剂量!中医不传之秘也在于剂量!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克,1斤为克。经方的特点即是味少量大力专效宏。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原方为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八片),按古今折算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
量效关系,是研究经方的关键。仲景用药,极为重视用量。麻*附子细辛汤用于温经散寒,附子用1枚,大*附子汤治胁下偏痛,附子则用3枚,附子量越大止痛效果越明显。再如半夏,大剂量(2升)治呕吐不止,方如大半夏汤;而小剂量(半升),仅治恶心呕吐或喜吐、咳喘、胸满、噫气、心悸和声哑,方如旋复代赭汤、小陷胸汤、竹叶石膏汤、半夏泻心汤等。*连大量除烦,方如*连阿胶汤,量至4两,而小量除痞,量仅1两。大*大量(4~6两),治腹痛便秘、其人如狂,配实、厚朴、芒硝、甘遂,方如大承气汤;小量(1~2两),治热、*、心下痞、吐血衄血,配*连、*芩、山栀、*柏,方如泻汤、茵陈蒿汤;中量(3~4两),治少腹急结、经水不利,配桃仁、丹皮、水蛭、地鳖虫,方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再如厚朴,大量(8两)治腹胀满,方如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汤、厚朴三物汤;小量(2~4两),治咳喘、咽喉不利,方如桂枝加厚朴汤、半夏厚朴汤。白芍大量(6两)治挛急,方如芍药甘草汤,小量(3两)和营卫,方如桂枝汤。柴胡大量(半斤)治寒热往来,小量(2两)治胸胁苦满。
笔者比较注重相对剂量,即方剂中各味药物用量的比例。药物的绝对量总结了仲景的用药经验,反映出汉代以前用药的趋势,而药物的相对剂量则体现出组方的法度和配伍规律。方剂功效的大小,无疑受到药物绝对量的影响,但方剂整体功效的发挥,必然受到药物间剂量比例的影响。例如,桂枝汤中桂枝芍药之比为1︰1,为调和营卫剂,而桂枝芍药的比例调整为1︰2,则变为缓急止痛的桂枝加芍药了。麻*汤、葛根汤中麻桂比例为3︰2,发汗作用并不强,仅治身痛、无汗而喘等,而麻*桂枝比例为3︰1的大青龙汤,则具有强烈的发汗作用,仲景不仅说明”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而且在方下又强调”一服汗,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可见剂量的变化,对方剂的功效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使用经方,必须重视剂量。量该重则重,该轻则轻,本不以个人用药习惯而定。如果均是10g,则有违经方规则了。
正所谓︰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成为高手的路,其漫漫兮而遥远。坚持理论问题实践化、实践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操作化和操作问题无偏差化,我想,成为高手,指日可待。
努力吧,想要成为中医高手的人!
再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前一段时间,我有一个病人,是搞中药研究的,攀谈之中,他说了一句话:中医将死于中药之手。听起来恐怖吧,但我对他的话是严重赞同的。看看现在是中药质量,到处都是假药,劣药。到亳州中药市场看看,真是触目惊心,想买到真正的所谓道地药材,还真不容易。我浸淫中医也算有好几年了,对中药也算略知一二。
我举我自己的一个例子。我发现在我给病人所开的麻*汤中无一例发汗者,我很郁闷,决定亲身试药。恰逢自己感受风寒,于是自己开了副麻*汤,喝完之后,净等出汗,两个小时过去也没见一滴汗出。这是第一次,我当时想可能是麻*量用小了。第二天麻*45桂枝30炙甘草15杏仁20。当我按伤寒论要求先煎麻*去上沫时,却没发现什么“上沫”,药喝了之后,又是净等汗出,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出汗。当时我就想,我是该怀疑这药呢,还是该怀疑仲景先师。到后来得出结论所用麻*乃是假货。
再看看我们经方派常用的几味药,半夏,我身处郑州,据我调查在郑州各大药店能买到正品半夏的只有两家药房,其余全是以水半夏冒充。附子,现在火神派流行,很火的一味药,但附子的质量呢,炮制的工艺严重违背传统,你敢放心大胆用吗。等等,能举得例子太多了,中药的问题,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了。再高的水平,也许仲景再世,开再好的方,用这样的药,高手也得变成……
正所谓: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我们为什么成不了高手,我们都应该想想,最后,祝愿每一个立志中医的都成为高手,但要明白,成为高手的路,其漫漫兮,而遥远。
学习有很多误区,也有一些禁忌。
大家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想学习又不能好好学习的挫败感。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认为的“学习三大禁忌”,希望能给广大爱学习的小伙伴们一点点提示。
—1—
忌有免费的学习条件,却不珍惜
我相信所有学中医的人都曾经无数次地打赌、发*誓,一定要学好《伤寒论》!但是,真正学好的人却很少。为什么会如此呢?
就是因为学好《伤寒论》,不仅仅需要热情和冲动,更需要持之以恒,而这份坚持需要有毅力,同时还需要有理由。
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毅力并不足以持之以恒,这个时候就需要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你需要付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缴学费,而且必须要缴足够的学费。
这个额度,必须是在你坚持不下去,想要放弃的时候,你想想会心疼,那么,你就会看在学费的份上,咬着牙流着泪坚持学下去。
这本身就是价值规律的体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根本不可能免费获得,即使是有人要免费给你,你也不可能不付出代价真正拥有。
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这是绝对真理,到哪里都不会错。
很多关心热爱中医的仁人志士,希望通过办免费的中医教育来帮助中医发展,结果总是轰轰烈烈的开始,冷冷清清的结束。
与之相反的是,一些收费昂贵的学习班,绝大部分的人都坚持下来了,都修成了正果。
老师的知识和技术也是有价值的,要想学到老师的知识和技术,也应该付出相应的代价。
好老师通过教育学生实现价值,好医生通过治疗病人实现价值,学生学到了老师的知识和技术,也就具有了价值。
2
忌把书买回家不看
发现一本好书,先借一本回来赶紧看,把重要的东西记下来,这本书你就算学到了一点东西。
如果去买一本回来,很多时候你都会把书放在书架上并忘记了。因为总以为书买回来了就是自己的了。
没人催你还书,你总认为,自己可以等到有时间的时候慢慢看,结果你并没有时候慢慢看,往往到最后,你就是一点儿都没看。
书没有看,没有掌握书中的知识,这书就没有用。就算你拥有了书,但书中的知识你并没有拥有。
3
忌拷课件
现在复制文件太方便了,这导致我们基本放弃了用笔写字。
上课也好,听讲座也好,总是习惯于把老师的课件拷回来,或者用手机照下来,而不愿意做笔记,因为做笔记太累,太麻烦。
我们总以为,把老师的课件都拷回来了,这个知识就跑不了了,我可以认真地学习研究。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
上课和听讲座做笔记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你参与到了学习当中,你只有将老师讲的、写的内容弄清楚了,你才可能记下来。
组织语言的过程,书写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归纳和记忆过程,也你是发现问题的过程。
比如,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还不懂的问题,就可以向老师提问,或者记下来自己去查文献。
如果你把老师的课件拷下来了,大部分的时候你就没有紧迫感,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只是等着下课了回家去好好学习。
试问,连上课,这个专门让你好好学习的时间,你都不能好好学习,其他的时间怎么能保证好好学习呢?
当然还有一点不容忽视。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世界的学校都在花巨资把多媒体装到教室里去,可是有了多媒体以后,教学效果并不见得会提高,因为并不是所有类型的知识体系都适合多媒体教学。
中医的知识体系中,有一些以形象、结构为主的知识可以借助多媒体,如舌象、穴位、中药标本等,更多的并不适合多媒体教学。
比如《伤寒论》的教学,老师用板书,并控制好节奏,有条理地将知识重点写出来,就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
学生可以按照老师的板书记笔记,听老师讲解,基本上能将老师教的知识记住,弄懂。
如果用多媒体,相当于板书是提前写好了的,老师要是节奏控制的不好,学生就会着急、记不下,赶不上老师的进度,从而不能全心全意地参与学习过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迫使学生更愿意把老师的课件拷回去,反正跟不上节奏嘛,那就靠自己课后学习好了。这事实上大大浪费了学习的时间,不符合教学的规律。
学习三忌,大家切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