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悄悄地走了,迎来立夏,这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建议大家从今始,根据夏季六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的特点调养生息,一起收好这份夏日节气养生攻略,健康平安度夏。
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图片自制
一、立夏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这时,气温逐渐升高,暑热的夏天,不但促进着心脏强力运作,而且温养全身。所以,立夏时对心脏的养护至关重要,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饮食应以顺“心”为主。宜吃些祛暑益气、生津止渴、养阴清热作用的食物,需及时补充水分,忌吃油腻、煎炸、辛辣香燥的食物。
食疗方:沙参百合鸭汤——
原料:北沙参30克,百合30克,鸭肉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先将鸭肉洗干净,切成小块;百合洗干净。将鸭肉与百合、沙参同入砂锅,加水适量,文火慢炖,待鸭肉熟后,加入少许精盐、味精调味,饮汤食肉。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应用:肺阴亏虚所致的干咳不止、声音低微、心烦欲饮、口干咽燥、神疲气短、舌红少津、午后低热等。
二、小满
小满节气正值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升高,人体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为四季最多。虽然天气炎热,但却容易生湿,所以防凉防湿也很重要。如果贪图一时凉快,容易引发风湿病、湿性皮肤病等。饮食应以清爽清淡为主,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瓜、*花菜、水芹、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等。
食疗方:菊花茶——
原料:白菊花10~15克。
制作:将菊花洗干净,开水冲泡。
用法:代茶频饮。
功效:平肝明目、清热疏风。
应用:早期高血压、更年期高血压所致的眩晕、头痛、耳鸣等。
三、芒种
芒种时节气温高,又时常阴雨连绵,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容易使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所以不但要注意防晒防潮,更要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发生,如中暑、腮腺炎、水痘等。
食疗方:冬瓜苡仁汤——
原料:冬瓜克,薏苡仁克。
制作:冬瓜洗净切成块,与薏苡仁同煮。
用法:饮汤,食瓜与苡仁。
功效:健脾止泻、利水渗湿、祛湿除痹、清热排脓。
应用:适用于脾失健运、水湿内停之水肿、脚气病,膀胱湿热之小便短赤、小便不利、腹泻等。
注意:薏苡仁性寒,有收缩子宫的作用,故孕妇忌用。
四、夏至
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注意保护阳气。夏天进补,冬病夏治,是夏季养生保健的一项重要措施。自夏至到立秋后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阶段,也是人体调补和治疗宿疾的最佳时刻。冬季易发的慢性疾病,利用夏季病情稳定时期进行调补,对治愈或减轻慢性病的复发有较好的作用。饮食上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可多食杂粮,不可过食热性食物,冷食瓜果也应适可而止,以免损伤脾胃。
食疗方:莲肉粥——
原料:莲肉粉20克,粳米(或糯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先将莲子肉晒干碾成细粉,与粳米或糯米同入砂锅,加水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粘稠为度,后放入红糖。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温热服食。
功效: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
应用:脾胃气虚所致的形瘦体弱、食欲不振、腹泻、营养不良、面色萎*;肾气亏虚所致的遗精滑泄、夜尿频多、妇女带下;心血亏虚所致的心悸心慌、失眠多梦等。
五、小暑
小暑气候炎热,人易感到心烦不安、疲倦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所以进入高温天气一定要注意“养心”,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戒烟,少喝酒,适当控制体重,保持心情的平静和愉悦。在饮食调养上应以适量为宜,过饥会引起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过饱会损伤脾胃功能,饮食不洁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元凶。只有饮食调节适当,才能保证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平衡和充足。
食疗方:山楂荷叶茶——
原料:山楂15克,荷叶12克。
制作:将以上2味共煎水代茶频饮,每日1剂。
用法:代茶饮,适量。
功效:降压消脂。
应用:高血压、高血脂症、脂肪肝及单纯性肥胖症。
六、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抵挡,从而导致中暑、疰夏等病,这也是腹泻、痢疾、肠胃病多发的时节。此时应采取多种方法来防暑降温,如注意环境的阴凉通风,或吃一些凉性食物等,但也要注意不能太过贪凉,以免损伤人体正常的阳气。可常选择药粥来滋补身体,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比较适宜。
食疗方:葛根粉粥——
原料:葛根粉30克,粳米50克。
制作:取葛根粉30克,与粳米同入砂锅内,加水毫升左右,以文火煮至米花粥稠为度。
用法:每日早、晚餐温热服食,或上下午作点心服。
功效:清烦热、生津液、降血压。
应用:阴津不足之烦热口渴及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性糖尿病、慢性脾虛泻痢等。
作者:十院科普官、医院中医科颜琼枝主治医师
本文来源:陆家嘴金融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