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伤寒杂病论白话文解析葛根经方理论实践
TUhjnbcbe - 2023/10/6 18:11:00

太阳病,项背强儿儿,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右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这个“强儿儿”这个字,历代也有好多种考据。我比较依循郝万山教授说的,他说念“强紧紧”就好,就把这个“儿”当作是这个“紧”的意思。其实这个字的考据真的挺无聊的。因为不管你把它念什么或者以为它是什么意思,结局辩证都不会弄错,就是后脑勺僵硬。

但也有一些考据认为这个字是不存在的,说这个字应该是没有这个勾的。郝万山教授很否定这个字的存在。因为他说中国字从头到尾都没有过这个字,你硬写出一个从来都没有的字,硬要掰出个发音,掰出个意思,这其实有点奇怪。

如果是没有勾的,有人说要念——项背强shùshù。这个“儿”好像说,脖子被压住那种感觉,其实都一样,所以考据到怎么样我们姑且不论。

基本上如果是桂枝汤的主症,因为它说“及汗出恶风”,那汗出恶风就是,它前面讲太阳病,所以基本上它是在一个太阳病的纲要之下,什么脉浮,恶风寒这都有。那这个“及汗出恶风”是桂林本这样写“及”,宋本是写“反”,我想我还是照桂林本说“及”好了,因为“反”的话,就是说这样的人他反而汗出恶风,我觉得临床上面,通常就是,很顺嘴的又汗出又恶风又后脑勺僵,这三个不是一个冲突的,你反也没有什么好反的,制造无端的惊悚,后面没有适当的剧情可以接续。

所以说“反”也好,“及”也好,反正就是这个人太阳病在一个很像是桂枝汤的主症结构之下,又多一个症状是后脑勺很僵,那多一个症状呢,张仲景在这边教我们说,药是可以加味的——在桂枝汤里加一味,就是桂枝加葛根汤。那当它加了葛根以后,它的桂枝跟芍药就各减掉了一两,那这一两是可减可不减的。实际上用科学中药的话,就桂枝汤里面再加一点单味的葛根下去就是桂枝加葛根汤了,所以也不是说非要减少芍药跟桂枝。如果这本书是一本教学的书的话,我就觉得他这样写很好,因为它告诉你说,一旦有了葛根,其实你比较不需要那么多的桂枝跟芍药的力量,这也是一个事实。因为葛根本身就有清太阳经的效果,所以不一定会需要用到那么多的桂枝跟芍药。

桂枝加葛根汤,其它都跟桂枝汤差不多,所以只要看葛根这一味药就好了。还是《神农本草经》的内容。

葛根,亦名鸡齐根,鸡齐根同学就不用太在意它是什么意思了,因为有些药,它的别名还有一些意义在的。比如说麻*的别名叫龙沙,可以据考那个时候龙沙就是指龙须,因为麻*是一丝一丝的,所以有意义在。葛根这个别名没有太多的意思,一般的考据就是说因为“葛”这个字跟“鸡”这个字在古代的话,发音起来差不多,所以就是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念法,就这样而已。

“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神农本草经》里面,一讲到药性就先说治消渴的药,跟葛根很类似的写法还有两味药:一个是栝楼根。(这个“楼”、“蒌”写哪一个都可以)另外一个是土瓜,这些药都很像,就是基本上长这些瓜的东西也都是藤蔓类的,所以葛也好,栝楼也好,土瓜也好,都是藤蔓类的东西。

中国人看到这个藤蔓类的药会有怎么样的联想呢?虽然现在生活已经是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葛了,但是随便家里面多多少少也有种什么*金葛之类的东西。我小时候有一次在窗台放一个小水杯,放一个*金葛,它就一直长一直长,长到很远,而它的根还就是一点点而已。

所以,这会让人觉得,这种“葛”字辈的东西它的根真的很厉害,它可以把水气输布到它的藤蔓那么远的尖端。葛的根那么短可是藤蔓那么长,那一条很长的输水的藤蔓,在人的身体象征着什么?太阳经。

太阳经是人体最长的经,然后要把水输到人体的头顶,所以清朝末年的唐容川在他的这个《本草问答》里面就说,葛这个植物就很像人的太阳经,你一旦用了这个药,放到你的身体里面之后,我们说,根是长在泥土里的,所以葛根吃进去以后,他会以你的这个脾胃区块当作一个中心轴,然后把你这个肠子或者是肾脏区块这个水气,拔上去,然后重新输布回人的太阳经来。

那这个能够跟脾胃区块抢水的这个药性,现在光是看桂枝加葛根汤看不出来,因为它这个主证不是拉肚子。

我前两天吹冷气吹到拉肚子,那就真正的感觉出来什么叫葛根*芩*连汤证,不是桂枝加葛根汤。因为一般拉肚子如果拉出来的东西很臭又会烫屁股,去看西医,他一定就是急性肠胃炎。半夜挂急诊的这种热痢都是会判你为急性肠胃炎,那就是西医以他的观察角度能够给你的最好的名词了。

可是,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很多这种拉肚子就是因为一直有一个冷气在那边吹你,我们本来这个太阳经的寒水之气被命门之火弄到变成热水之气了,他是要绕过我们的脖子这边,后脑勺这边,风池风府这些穴道,然后过头顶冷却,下来灌溉五脏六腑,这样的一个水循环。如果有太多的风邪,比如说吹冷气,吹到你的后背,他会变成这个水气,因为风邪慢慢从风池、风府穴渗进来,然后阻断这个水汽通道,那这个还没有上来冷却的热水之气被压断了,它就会掉下去,而掉下去的时候它就会让你的身体“实质的水分”不再上来,也跟着掉下去,所以那个时候,就是本来那是个灵魂上面的水气,可是那个水气一旦被截断了,你的身体就会发现,你的水啪啪往下掉而且是烫的,那就是一个灵魂上面的病形成的肉体实质的病。

那样的病,葛根能够把掉下去的水,再抓住、然后再重新帮你接回来。这个药是这样的一个药性,它是非常灵魂、形而上的。

因为中医都说葛根吃了,能够让人的后脑勺变松,西医研究说,它有什么成分,让你什么神经放松什么的。问题是郝万山教授在教书的时候就说:“这葛根这味药,用西医的解法,说它能让某一种肌肉变松。你会发现不管西医研究出来的结果有多天花乱坠,结果就是它只松后脑勺,不松别的地方。”因为它其实是作用在形而上的那个身体,依循那个气的流动,那个脉络在走。你说它什么成分可以放松,可就是不松别的地方。

你可以想象说,当它把水气接回来的时候,这个人如果他本来嘴巴很渴,水气能够回来,他嘴巴就会比较润。所以糖尿病那种所谓的“消渴”,都是可能用这一类的藤蔓类的药来治疗。

“栝楼”或者“土瓜”这种药,它最后是结出一个瓜的药,就像栝楼根,它比葛根还要凉,吃起来在嘴巴里就觉得冰冰的,所以栝楼根磨成粉叫天花粉。这个栝楼根,它是结瓜的时候,整个根会变成淀粉质都不见,都被瓜夺走了,等到没有瓜掉下去,根才慢慢再肥回来。那葛根常年都是肥的,有淀粉质的。

栝楼根它因为最后是结成一个瓜,所以中国人会发现,如果用了栝楼根,它这个拉上来的津液,它会保留在胃,所以栝楼根的效果很像是白虎汤,又凉又润,而津液是在身体里面的。

葛根的话,是结出这个细碎的小豆荚,所以葛的种子叫“葛谷”,稻谷的谷,就是比较细细碎碎的种子,意味着“葛”把这个水气拉上去是往外推散的,所以它可以拿来治感冒,可以拿来解酒。

喝了酒它可以把这个人胃中湿热拉上来然后散掉。以滋润身体来讲的话,我们不会用葛根,因为它的这个水气拉上去以后,终究它有把它推散的那个意思在,所以单用葛的话也可以用于治感冒。

单纯用葛这个药的话,就是它比较在太阳、阳明之间,水气不够的时候,那个人会因为干燥,病邪转入阳明区块,这个我们讲到好多次。要赶快把水气抓回太阳区块,来挡住这个感冒,这时葛特别有办法,所以,张仲景说太阳病要转到阳明病之间的这个情况,会用葛根汤来医疗它,从阳明那边把水气拉上来、挡住这个病邪再进来。

中国古时候有一个很老的古方,说是感冒如果一开始就发燥热,那就用四两的葛根,然后再加一把豆豉。(豆豉是能够把肾水之气蒸上来的药,黑豆是入肾,那单是黑豆的话,入肾会把肾里面的气吸走一点的,所以黑豆不是补的。但是如果把你把它发酵做成豆豉,它就能够让肾里面的那个水气好像被发酵上来一样,将来讲到栀子豆豉汤的时候,会跟同学讲到这个药性)把这个肾里面的水气拔上来,然后葛根把它推上来,这样就可以一方面润这个身体的燥,一方面把感冒推出去,这是葛根的用法。

所以“身大热”如果是感冒开始往燥热的方向发展的时候,我们是有可能用葛根的。

那治疗“呕吐”就不绝对的要用葛了。光是一个《伤寒杂病论》里面,治呕吐就很多不同的方,“吐”有很多不同的病机,所以不能说什么呕吐都是用葛来治。

葛治什么呕吐呢?葛是一个很凉润,偏凉偏润的药,那个人是胃有热的呕吐,而这个胃有热的呕吐,通常我们会称为“猝呕吐”,就是好像“忽然呕吐”,而且尤其是小孩子比较会有,大人的话,胃都已经冷掉了,比较不会有,所以,小孩子忽然吐的话,有时候,吃一点葛粉或什么的,就是清这个胃里面的热*。

1
查看完整版本: 伤寒杂病论白话文解析葛根经方理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