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药里的祛寒四君子
TUhjnbcbe - 2023/11/3 21:23:00

《*帝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辛甘发散是为阳药,功效主要是祛寒。

所谓非辛不散,非温不化。所以在治疗太阳病时,必要用辛温解表药物组成方剂,辛散以开腠理,温通以散寒凝,寒邪发散,阳气通达,以发散表寒。至若寒邪已入里,则需借药力化阳气、祛除里寒为要。

在中药里,有四味药可以作为祛寒表率,不妨称之为“祛寒四君子”。

麻*

古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麻*一味,色青形似青龙故以名之。陶弘景誉称其为“伤寒发表之第一药”。《本草纲目》载:“麻*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

麻*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止咳逆上气,除寒热。又以张仲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如麻*汤、大青龙汤等名方至今被医家沿用。

味苦辛,性温无*,其苗叶丛生,形似毛管,体质轻扬,入手太阴肺及足太阳膀胱经,善开腠发汗,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之功。《神农本草经》云:“止咳逆上气。”主治外感、肺炎、咳嗽、痹病、哮喘等。

其代表方剂有:

麻*汤:麻*汤中,麻桂并用,温通辛散,开腠发汗,遍彻皮毛,以治太阳伤寒,汗出则寒邪解。证以头痛恶寒,无汗而喘,项背痠强,系寒伤肤表,闭其皮毛,卫气敛闭,是以无汗,肺气壅遏,是以发喘,寒邪郁闭,里束卫气不得外达,是以恶寒。

麻杏石甘汤:治温病或暑病初起,发热而渴,不恶寒或微恶寒,头痛项背强。此系太阳有表邪,阳明有里热,用此辛凉解表之剂,一剂汗出立效。

大青龙汤:治太阳中风,外热里寒症。脉紧身痛,发热恶寒,烦躁,无汗,渴喜冷饮,此风寒闭束,敛闭卫气,寒风不能外泄,是以无汗,遏闭营血,内热郁隆,是以烦躁而加渴饮,病虽中风,而证同伤寒。服一剂汗出即愈。

小青龙汤:治疗外有风寒,内有伏饮之证。小青龙汤方中麻*、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麻*又能宣肺平喘,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半夏降逆止呕,与干姜相配则温化中焦水寒之邪。

麻*附子细辛汤:

治伤寒少阴病,脉沉而反复发热,是里寒已作而表寒未退。少阴心肾两虚,寒邪在太阳,因肾气内虚,抵抗力弱,寒邪陷入少阴,而成太阳、少阴两感合病证。

桂枝《神农本草经》称桂枝为牡桂,将其列为上品。主温通肌表,发汗解肌,治风寒表邪。

李濒湖曰:“牡桂,生必高山之巅,旁无杂树,叶色四时常青,凌冬不凋,中心有纵纹两道,宛如圭形”。又《埤雅》云:“桂,犹圭也,宣道百药,为之先聘通使,如执圭之使也”。

缪仲醇先生曰:“其气热烈,其性横性直走,独热偏阳,表里俱达,如发营卫,散有邪出汗,实腠理,则桂枝为长,故仲景专用以治冬月伤风寒,即病邪在表者矣”。

其味甘辛,气香性温,入足厥阴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营郁,《本草纲目》中记载:“治一切风冷风湿,骨节挛痛,解肌开腠理,抑肝气,扶脾土,熨阴痹”。

桂枝与麻*的区别是:桂枝治中风表虚证,麻*治伤寒表实证,表实无汗者用麻*,表虚有汗者用桂枝!

桂枝一味,张仲景用之最广,作用甚大,是领导辛甘化阳之上品良剂。《伤寒》、《金匮》方中用桂枝者,约为81方之多,方名中有“桂”或“桂枝”的即达39首,其中以桂枝汤加减变化出28方,桂枝甘草汤加味配伍出11方。

其作用有:

解肌和营:张仲景用桂枝解肌调和营卫,首推桂枝汤及其类方。

解表散寒:张仲景用桂枝与麻*配伍治疗风寒外感、恶寒无汗身痛的太阳伤寒,代表方如麻*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等。

温通经脉:张仲景用桂枝温通经脉、通痹止痛,多与附子配伍,可见于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

温阳止悸:桂枝甘草汤主之。

温阳化湿: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温中健脾:代表方如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芪建中汤等。

活血通脉:桃核承气汤、温经汤。

代表方剂有: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为《伤寒》首出方剂,本方加减化裁,凡28种,变化无穷,治证最广,为伤寒之主方。方子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辛温解表,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张仲景运用桂枝汤变化多端,运用自如,凡营卫不和、阴阳失调、中阳不足、卫外不固等证,都可运用桂枝汤。正如徐彬所云:“桂枝汤,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

观之桂枝与芍药,一扶阳,一救阴,两相对偶,凡阴阳升降表里气血诸方,莫不惟桂芍之力左右也。故能治阳浮之发热,阴弱之汗出,阴阳俱虚,营卫并病,再加入太阳经之主药生姜和大枣臻至完美。

变化方剂:

桂枝加葛根汤:解肌发表,升津舒经。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桂枝加桂汤: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桂枝加芍药汤:温脾和中,缓急止痛。

忌:桂枝辛温生热、甘味助湿,故内有蕴热和实热者,是桂枝应用的禁忌。但凡有湿热的人、阴虚火旺的人不能用,血热妄行的人不能用,月经过多的人要慎用。

干姜其味辛性温,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之功效。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经。能燥湿温中健胃,行郁降浊阴之气,补益火土,消纳饮食,暖脾胃而温手足,调阴阳而止呕吐,降浊逆而平咳嗽,提脱陷而止滑泻。

《神农本草经》言:“气味辛温无*,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止虚汗,逐风湿二痹证,肠澼下利日久,生者尤良”。

方剂配伍有:

干姜附子汤:治太阳伤寒,下后复汗,昼日烦燥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喝,脉沉无表证,身无大热者,以火土俱败,寒水下旺,微阳拔根,不得安宁,故用干姜温中以回脾胃之阳,附子暖下以复肝肾之阳。

柴胡桂姜汤:柴胡半斤,*芩三两,甘草二两,桂枝三两,栝楼根四两,干姜二两,牡蛎二两(系汉代分两)。治少阳伤寒,汗后复下,胸胁满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

理中汤辈有七方。

四逆汤辈有九方。

泻心汤七方。

以上方剂作用之大,皆得力于干姜的

宣通上焦、温阳散寒;

祛寒开瘀以治寒痢;

温中燥湿,健胃,助消化;

大温肝脏郁滞,温而不燥。

细辛细辛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谓其“气味辛温无*,主咳逆上气,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

细辛味辛温,入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经,敛降冲逆而止咳,驱寒湿而荡浊,最清气道,兼通水源,凡风寒入肺,湿痰、水饮上逆于肺,使肺气不利,清肃不降,咳嗽痰多而清稀,无论男妇老幼,凡散风寒,化痰止咳,方剂中加入一、二、三、五钱,奏效迅速,真良剂也。

《本草纲目》全面概括了细辛功效,“细辛,辛温能散,故诸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滞气、惊痛者,宜用之。具体有:

解表散寒:

《伤寒论》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附子细辛汤治之”。“以细辛配麻*、附子,东汉首创麻辛附、辛姜味配伍,开后世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先河。如小青龙汤治太阳伤寒。

其中细辛气温味辛,入少阴以散少阴之寒邪,并能资助麻*散寒解表,助附子温经扶阳而祛寒。三药温散兼施,在发汗散寒之中予以温经助阳,虽发微汗,然无损于阳气,使外感之邪得以表散,而又固护肾阳,用药简洁谨严,寥寥三药,却将发汗温经融为一炉。其配伍结构对后世影响极大,唐代仍常用细辛与麻*配伍以解表散寒,细辛与附子相伍以温肾散寒。

温肺化饮: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多处可见细辛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细辛干姜的配伍结构以温肺化饮,止咳平喘,这是仲景用药的一大特点。采用姜辛味以宣散肺中停饮,恢复肺之宣降。

止痛:

东汉张仲景用细辛止痛,常与制大*相配以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如大*附子汤;与附子、乌头相配以祛寒散邪止痛,如麻*附子细辛汤、赤丸;细辛配当归、桂枝以辛通血脉,温散寒邪如当归四逆汤,。

又如《肘后备急方》治“久患心常痛,不能饮食,头中疼重”的半夏丸以及主治胸痹痛的姜桂丸。

通窍:

自《本草经集注》记载了细辛能“通精气”后,临床开始将细辛用于通窍醒神。将细辛末用于头部内伤昏迷不省人事的重伤急症中,《世医得效方》中记载:细辛末吹鼻中,可治“暗风卒倒、不省人事”。

注:据称细辛有小*,所以有“细辛不过钱”之说。《药典》年版规定细辛用量为“1—3克”。但据考证,如单服细辛丸散剂,每次细辛含量超过3克,就有中*危险。但如服用煎剂,其有*成分挥发油在煎煮过程中蒸发掉,用量即便很大也不会中*。

火神派名医吴佩衡更将细辛列入中药十大“主帅”之一,认为如能掌握其性能,与其他药物配伍得当,治大多数疑难重证及顽固沉疴,无不应手奏效。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里的祛寒四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