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找回创艺密码激活天赋灵感
TUhjnbcbe - 2020/7/29 11:38:00
擅长治疗白癜风

找回“创艺密码” 激活天赋灵感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纺织业已十分兴盛,背景油画中人物的衣着正说明了这一点。或许是为了让工人能更有效率地工作,达·芬奇构拟出这样一架“自动织布机”。这比18世纪“工业革命”时诞生的同类产品早了三百多年。


在米兰科技博物馆里有一条长约八十米,宽只有七八米的长廊,陈放着列奥纳多·达·芬奇在五百多年前的“科幻设计”草图,以及今人依照其草图制作的模型。他的那些名画被切割出片段,局部放大,只为让参观者看清这个全能型天才嵌在画作中的神奇“密码”。我走在这座奇特的展厅,宛如步入一条时光隧道,光影明灭间穿越到了十五世纪末的米兰。


  手稿预言现代科技成果模型让参观者啧啧称奇我们熟知卢浮宫里的达·芬奇、格雷契修道院里的达·芬奇。却很少有人知道在达·芬奇艺术创作巅峰时期所居住的米兰,有一座以列奥纳多·达·芬奇命名的科技博物馆,馆中专为他布置了这座长廊型的展厅。达·芬奇生前完成了万余页科技相关的笔记、画稿,至今存世的约有6000页。在与他同时代的人看来,精确呈现人体肌肉、骨骼、内脏的解剖图简直是魔鬼的涂鸦,而那些齿轮、杠杆组成的机械工具则是连上帝都不曾创造出来的东西。但他们依然将这位奇才的手稿珍藏了起来。数百年后,自动织布机、自行车、机器人、飞行器……“奇奇怪怪”的发明接连问世。人们这才发现——几个世纪前,达·芬奇的草图上就已经出现了这些东西,只是之前没人将它们当真。看参观者触动那些根据达·芬奇图纸制作的实物模型,观其运作、惊叹不已的时候,我忍不住想,如果当年他将这些设计都付诸实践了,后来的人还能“玩”什么呢?而如果当年这些手稿被蒙昧者付之一炬,今天的我们恐怕也不会认识“发明家”达·芬奇了。


  想象消弭时空自由驰骋创作将科学嫁接于艺术很多人说达·芬奇的智慧和才能不属于那个时代。但我却不以为然。每一个挣脱禁锢的时代,老天都会“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过,这个满脑子奇思妙想的“人才”对刚刚迈过中世纪的欧洲来说,确实太超前了。如何将科技成果“艺”化,即使到今天也是让很多设计师想破脑袋的大课题。可在天赋异禀的达·芬奇那里,科技就是维纳斯的另一个儿子,生来便是美的。即使是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凶器,都华丽得像一件件艺术品。而在深入研究过物理学、生物学之后,达·芬奇也将这些知识充分运用到他的绘画、雕塑创作中。因此,他笔下的人物总是栩栩如生,他塑造的战马可以扬蹄奋进。这位能用左手写出“镜面字”的大师坚信,人的智慧不用就会枯萎。终其一生,他不断地思考、学习、创作。甚至发明出“每四小时睡十五分钟”的奇特睡眠法来为“求索”挤出更多时间。在掌握各种知识的前提下,他谨慎却疯狂地在纸面上勾画出属于他的、不可思议的世界。


  巨匠缘何发“未完”遗言沉思探索创新永无竟时似乎什么都懂、干什么都极其出色的达·芬奇在辞世之际留下了一句让人唏嘘的遗言:“我一生从未完成一项工作。”我没有将此看作是他对自己的“苛责”,而是把它当做达·芬奇对艺术、科学无止境探索的宣言。意大利人懂得达·芬奇的价值——不只有美术技法、科学发现,更在于他超凡的想象力和执着的求索精神能激发更多人的灵感与创造力。这座狭长的展厅仿佛一座高耸的方尖碑,在纪念达·芬奇的同时又给予后人启示。在我刚踏入这条长廊时,心中充满了沉沉的景仰,如同朝圣。而当我凭借实物模型和文字介绍发现了一张张草图背后的“秘密”,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轻松且愉悦。这种感受在我以往参观展览的经验中从未有过,或许正是达·芬奇的“密码”,打开了我脑中的某个机关。


这两种用于巨轮、可以旋转角度的“起重机”,在十五世纪的欧洲其实还没有什么用武之地。


没有空调的盛夏,达·芬奇想出了这样一种扇风解暑的工具。


“双生”的投石机拥有对称的形态、圆润的曲线,在战场上可以同时向两边进行攻击。


利用水力让那么多石磨同时运转,在实际操作上或许是有困难的。但从这座水力磨坊的草图可以看出,达·芬奇的机械设计水平已炉火纯青。

1
查看完整版本: 找回创艺密码激活天赋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