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药店购买药品时,经常会在包装上发现“国药准字*****”(以下简称“准”字号),或“×卫消证字(*)第****号”、“×卫消备字(*)第****号”(以下简称“消”字号)的审批文号。
注:*为数字,×为省市简称。
多数人不知其中差别,容易把二者混淆,结果把消字号产品当药物使用,达不到治疗效果。
“消”字号产品的申报程序是由申报单位向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卫生行*部门审批即可。
其实,“准”字号和“消”字号有着本质的差别,后者仅属于卫生消*用品范畴,而前者才是真正具备疗效的药品。“消”字号产品从报批到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不及“药”准字产品严格。什么是“准”字号
每个上市的药品都有一个批准文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一个国药准字号,通常需要几年的时间,新药则需要更长时间,一般需要3到5年,并经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评审专家严格审评符合要求方可批准;这期间需要做大量的产品质量稳定性考察、药效实验、病理实验、*副安全实验大量及大量临床实验,因而费用相当昂贵。
什么是“消”字号
而“消”字号产品的申报程序是由申报单位向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卫生行*部门审批即可。报批过程中产品不需做临床药效及用药安全等实验,费用仅几万左右,在几个月甚至更短时间就可以获得批准上市,因而从产品的“先天性”角度来说,没有可说明其具有疗效作用的任何科学依据。“消”字号的功效
“消”字产品只具有消*功效,且该类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也使得其产品安全性备受质疑,但很多企业却瞄准这些,大肆推出消字号滴眼液而至消费者的健康于不顾,他们更多的利用人们对“消”字产品与“药”准产品区分不清的弱点以蒙蔽消费者。
如何区分“消”字与“准”字号产品呢?
其实要区分“消”字产品与药“准”产品并不困难,因为每个上市的药品都有一个药准字号,在购买药品时认准包装上的国药准字号就可轻松区分两类产品,药准字号的通用格式为“国药准字Z/Hxxxxxxxx”,而消字产品包装上的通用格式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卫消备字(发证年份)第xxxx号”。
药师提醒:我们要增强用药安全意识,掌握科学的分辨知识防患于未然,购药时不再让“消”字产品蒙骗我们的眼睛,保障自身用药安全,购买药品时要认准国药“准”字号。同时应注意清理家中小药箱,不要使用有关眼、鼻等重要部位的消字号产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