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湿的厌恶像对上火一样,总是张罗着祛湿、去火。那么,身体出现哪些信号,意味着体内有湿呢?
体内有湿,首先表现为舌苔腻
身体有湿的时候,首先的表现是舌苔腻,因为舌头是消化道的延伸,舌头的颜色和舌苔的厚薄,就是消化道状态的镜子。
湿热的时候舌苔是*腻,寒湿的时候舌苔是白腻,同时还伴有胃口不好、大便不成形、容易便秘等表现,而这些一旦出现,就说明你身体有湿了。
健脾祛湿,应当成为生活的日常
俗话说“一个湿重的人,很少有不脾虚的”,这是因为湿重的根源在于脾虚。
中医的脾主运化,除了负责消化食物,还是身体的清洁工,体内的“垃圾”要靠强壮的脾气清运出去,一旦食物的负荷超过脾的能力所限,日积月累的堆积在体内就成了湿。
而脾为了清除这个湿,只会超负荷工作,久而久之,湿也反过来伤了脾,从这个角度上说,即便是本身体质很虚,需要进补,也要暂停,必须等到湿邪去除了,舌苔干净了才可以进补。
这里可能会有很多人认为自己不吃补药,除了舌苔腻,也没其他异常感觉,就不用祛湿了。
其实不是!对于现在人来说,就算不吃补药,日常的饮食对身体的负担也远远超过以前,因为现在无论是粮食的精细程度,还是蛋白质、脂肪的含量都在提升,肠胃对它们的消化成本也在明显提高,而这些就是现在人“脾气虚”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就是说,即便你不吃补药,目前也还没有严重的湿邪症状,祛湿也应该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否则脾气会积重难返的变虚,由此进入恶性循环,所以祛湿相当于补脾,对已经脾虚的人来说祛湿更应该是常态。
健脾祛湿就喝它
为此,无论是日常祛湿还是保证进补药的药效,都最好用陈皮、生姜、竹茹各10克,煎汤或者开水冲泡代茶饮,喝到舌苔干净了再进补。
▲红豆薏米水
还可以用赤小豆、薏米泡水喝,但这个薏米必须是经过炒制的。未经炒制的生薏米,性质寒凉很难化湿,而经过熟制之后的薏米,既改善了药物本身的寒性,祛湿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END
女人的变美“法宝”
甄选茯苓、山药、葛根、红枣,4种药食同源食材,低温研磨成粉,将健脾祛湿、养胃润肺、补肾养颜落实在日常饮食中,吃出娇嫩肌肤、健康气色。↓↓点击图片进店加购吧↓↓
策划编辑:十五子
图片来自网络,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有健康疑问,可点击这里向我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养生好物!
有用请给我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