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的功效与作用禁忌麻*的营养价值及正确吃法麻*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麻*的功效与作用:麻*为麻*科植物草麻*,中麻*或木贼麻*的干燥草质茎,麻*的功效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麻*的作用是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胸闷喘咳,支气管哮喘,小便不利。
基本概述药名:麻*
别名:蜜麻*、泽都木
功效分类:发散风寒药、解表药。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胸闷喘咳、支气管哮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麻*根:治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麻*1.5--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麻*根3--12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细末扑身。
药材基源:麻*为麻*科植物草麻*、中麻*或木贼麻*的干燥草质茎。
功效作用1、麻*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麻*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麻*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麻*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麻*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2、麻*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麻*(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金匮要略》麻*杏仁薏苡甘草汤)
3、麻*治身上*风顽痹,皮肉不仁。《药性论》
4、麻*治太阳病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减、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沦》麻*杏仁甘草石膏汤)
5、麻*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坚积聚。《本经》
食用方法1麻*散
组成:麻*(蜜酒炒)、蝉蜕(焙)、升麻(酒炒)、牛蒡子(炒)
用法:上为末。水煎服。
主治:疹出不速。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2麻*散
组成:麻*(去根、节)克、款冬花(去芦、枝、梗)、诃子皮(去核)、甘草(爁)各克、肉桂克(去皮,不见火)、杏仁(去皮、尖,麸炒)90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毫升,入好茶3克,同煎至毫升,食后及夜卧时服。如半夜不能煎,可用药末入茶和匀,开水送下。
主治:咳嗽喘急,痰涎壅塞,坐卧不安,心胁疼胀;兼治伤风咳嗽,膈上不快。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3麻*散
组成:升麻(酒洗)、麻*(蜜酒同炒)、人中*、牛蒡子(炒)、蝉壳(去土足翅)。
主治:*气拂郁于内,疹子淹延不出,毛孔尽闭,皮肤干燥;严寒之时风邪袭肺,玄窍为寒所闭,痧疹不得出,目微红,泪汪汪,鼻塞喘嗽,咽肿。
用法:水煎服。
论述:《古方选注》:蜜酒炒麻*温卫发汗,酒炒升麻入营开泄温风,佐以人中*清解温热,使以牛蒡、蝉蜕祛风出疹。
来源:《痘疹全书》。
4麻*散
组成:麻*3分、防风3分、芎?半两、防己半两、附子(炮)半两、人参半两、芍药半两、*芩半两、甘草(炙)半两、桂心半两、石膏3两、杏仁20粒、羚羊角屑1两。
用法:上为末。每服4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竹沥1合半,生葛汁1合,同煎7分服之。
主治:风痱。
禁忌:忌生冷、酢滑、猪牛马驴肉、蒜、麦、酒。
来源:《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
5麻*散
组成:麻*1两(去根节)、芎?1两、川升麻1两、防风1两(去芦头)、汉防己1两、桂心1两、羚羊角屑1两、酸枣仁1两、秦艽半两(去苗)。
用法: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1合,更煎1-2沸,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中风。口面?斜,筋脉拘急。
制法:上为散。
来源:《圣惠》卷十九。
6麻*散
组成:麻*1两半(去根节)、防风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秦艽1两(去苗)、葳蕤1两、葛根1两半、独活1两半、汉防己3分、芎?3分、白鲜皮3分、牡丹3分、石膏1两、桑寄生1两、甘草3分(多微赤,锉)、*芩1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加淡竹沥1合,更煎2-3沸,分温2服,每日3-4次。
主治:伤寒阴阳痉病,头痛壮热,百节酸疼,吐逆闷绝,口噤,腰背反张,手足强直,肉热脉数。
来源:《圣惠》卷十。
7麻*散
组成:麻*1两(去根节)、防风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芎?1两、桂心1两、犀角屑3分、前胡3分(去芦头)、赤芍药3分、人参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
制法: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偏风,手足不遂,失音不语,口眼?斜。
来源:《圣惠》卷二十一。
8麻*散
组成:麻*1两(去根,锉)、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当归3分、川升麻3分、槟榔1两、犀角屑3分、赤茯苓1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风*脚气,顽痹无力,言语謇涩。
来源:《圣惠》卷四十五。
9麻*散
组成:人参、茯苓、*耆(蜜炙)、龙骨、牡蛎(煅)、麻*根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用法:每服1钱,以水半盏,加生姜、大枣,煎至3分服。
主治:小儿盗汗日久,口干烦渴,消瘦少力。
来源:《普济方》卷三九○。
10麻*散
组成:麻*1两1分(去根节)、羌活1两(去芦头)、*芩3分(去皮)、细辛(真华阴者,去叶)半两、*耆半两(蜜炙)。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5钱,以水2盏,煎至8分,去滓温服。持续3-4服。有汗慎风。
主治:历节。
来源:《本事》卷三
11麻*杏仁饮
组成:麻*、桔梗、前胡、*芩、陈皮、半夏各3克、杏仁、细辛各2.4克、防风2克、甘草1.2克
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主治:太阳病,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咳嗽,脉浮紧。
来源:《医学入门》卷四。
12麻*根汤
组成:麻*根2两、牡蛎(烧赤)1两半、*耆(锉)1两、人参1两、龙骨1两、枸杞根皮2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3钱匕,以水1盏半,加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产后虚汗不止。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13麻*阳和汤
组成:熟地30g、肉桂(去皮,研粉)3g、麻*2g、鹿角胶9g、白芥子6g、姜炭2g、生甘草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痈疽阴证,其人营血本虚,寒凝痰结,患处漫肿无头,酸痛无热,皮色不变。
来源:《外科全生集》
14麻*桂枝汤
处方:柴胡(三钱)、芍药(二钱半)、桂枝(去皮、一钱半)、甘草(炙、一钱半)、*芩(一钱半)、半夏(一钱三分)、人参(一钱)
主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有恶寒,表证未解者。
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大枣二枚,煎至一钟,食远服。
来源:明middot;方贤著《奇效良方》
15麻*桂枝汤
组成:麻*30克(去节)、甘草9克(炙)、桃仁30个(去皮、尖)、*芩15克、桂枝9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15克,用水毫升,煎至毫升,候发前温服。
功效:发散血中风寒。
主治:疟病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无汗,发于夜间者。
来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16麻*白术汤
组成:麻*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甘草3克(炙)、杏仁6克(去皮、尖)、白术12克
用法:上五味,用水毫升,先煮麻*,去上沫,纳诸药,煮取毫升,去滓,温服毫升,覆被取微汗。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除湿。
主治:外感寒湿,恶寒发热,身体烦疼,无汗不渴,苔白腻,脉浮紧者。
1、方中以麻*开汗孔以发汗,杏仁利气,甘草和中,桂枝从肌以达表。又恐大汗伤阴,寒去而湿不去,故加白术健脾生液以助除湿气,在发汗中又有缓汗之法。《古方新用》
2、方中用麻*汤祛风以发表,即以白术除湿而固里,且麻*汤内有白术,则虽发汗而不至多汗,而术得麻*并可以行表里之湿,即两味足以治病。况又有桂枝和营达卫,助麻*以发表;杏仁疏肺降气,导白术以宣中;更加甘草协和表里,使行者行,守者守,并行不悖。《成方便读》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
17麻*定喘汤
组成:麻*(去节)2.4克、杏仁14粒(泡,去皮、尖,研)、厚朴(姜制)2.4克、款冬花(去梗)、桑皮(蜜炙)、苏子(微炒,研)各3克、甘草(生炙)各1.2克、*芩、半夏(姜制)各3.6克
用法:上药水煎,去滓。以生银杏7枚,捣烂入药,绞去滓,乘热服之。去枕仰卧,暖覆取微汗。
功效:宣肺平喘,清热化痰。
主治:寒包热邪,哮喘痰嗽,遇冷即发。
方论:本方证系寒邪外束,热壅于内,肺失宣降所致。方中麻*宣肺平喘,*芩、桑白皮清降肺热,苏子、杏仁降气化痰,厚朴、半夏宽中理气,燥湿化痰,款冬花润肺止咳,甘草和中缓急,银杏敛肺定喘。诸药合用,俾痰热内消,寒邪外解,肺府清而喘逆自止。
18麻*膏
组成:麻*20斤(去根,净,捣碎,用水3斗,慢火煎浓汁如膏,入后药末)、白附子4两、川乌头4两、两头尖(即竹节江乌,草乌亦可,以豆腐煮过用)4两、川芩4两、川当归4两、何首乌(去皮,不可用铁刀,只用竹刀切片用)4两、防风(去芦)4两、荆芥穗4两、白术4两。
制法:上为末。入麻*膏和匀,作饼如古钱大,晒干或阴干,纸包吊在透风处,勿使黑。
用法:每服1饼,葱汤化下,使汗出,密室内服。
主治:风气痹木,半身不遂,手足瘫痪不仁,或走注疼痛,历节等症。
来源:《活人心统》卷一。
19麻*丸
组成:麻*(去节)2分、细辛2分、甘草2分(炙)、款冬花3分、柴胡3分、紫菀3分、茯苓3分、百部3分、枳实(炙)3分、贝母5分、大*5分、*芩4分、杏仁6分(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乌豆大。
用法:4-5岁儿每服20丸,每日2次,稍加之。
主治:小儿咳嗽,经年不愈,喉鸣喘。
出处:《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婴孺》。
20麻*升麻汤
组成:麻*7.5克(去节)、升麻3.5克、当归3.5克、知母2.5克、*芩2.5克、萎蕤(一作菖蒲)3克、芍药2克、天门冬2克(去心)、桂枝2克(去皮)、茯苓2克、甘草2克(炙)、石膏3克(碎,绵裹)、白术2克、干姜2克
用法:用水2升,先煮麻*一二沸,去上沫,入余药,煮取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每次相隔约1--2小时。汗出愈。
主治: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脓血者。
来源:《伤寒论》。
21麻*附子细辛汤
原方组成:厚朴五两、麻*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
原方用法: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组成:厚朴25克、麻*20克、石膏20克、杏仁20克、半夏半升20克、五味子10克
用法:上药,以水3碗,先煮麻*,去沫,纳诸药煎取大半碗,温服,早晚各一次
功效:宣肺降逆,化饮止咳。
主治:咳而脉浮者。证见咳嗽喘逆,胸满烦躁,咽喉不利,痰声漉漉,苔白滑。
提示:治疗哮病发作期寒包热哮证,应首选的方剂是厚朴麻*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22麻*生姜汤
组成:麻*(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五倍子2两、甘草(炙)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80枚、淡竹叶(切)1升、石膏(研)6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
用法:每服6钱匕,以水2盏,煎取1盏,去滓温服,每日3次。
主治:肺气喘急。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23麻*苍术汤
组成:麻*3克、桂枝1.5克、杏仁10个、草豆蔻1.5克、半夏1.5克、炒曲3克、苍术6克、橘皮3克、泽泻3克、白茯苓3克、猪苓1.5克、*耆0.9克、炙甘草0.6克
用法:上药哎咀,作一服。用水毫升,煎至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主治:寒湿所客,身体沉重,腰痛,面色萎*。
来源:《东垣试效方》卷六。
24麻*茱萸汤
组成:麻*、羌活各1.5克、吴茱萸、*耆、升麻各0.9克、*芩、当归、*柏、藁本各0.6克、川芎、蔓荆子、柴胡、苍术、*连、半夏各0.3克、细辛少许红花少许。
用法:上锉碎,都作一服。用水毫升,煎至毫升,去滓稍热,食后服。
主治:胸中痛,头痛,食减少,咽嗌不利,右寸脉弦急。
出处:《兰室秘藏》卷下。
25麻*醇酒汤
组成:麻*1把。
主治:大汗出入水,而致*汗,身体四肢微肿,胸满不得汗,汗出如*柏汁。伤寒热出,表发*疸。
用法:以酒5升,煮取2升半,可尽服,汗出愈。
来源: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千金》卷十。
26麻**芩汤
组成:麻*(去节与根)半两、*芩(去心)半两、炙甘草半两、桂2钱半。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1两,以水3盏煎服。
来源:《洁古家珍》。
主治:太阳经疟,夜发昼愈。
27射干麻*汤
组成:射干9克(三两)、麻*9克(四两)、生姜9克(四两)、细辛3克(三两)、紫菀6克(三两)、款冬花6克(三两)、大枣3枚(七枚)、半夏9克(半升)、五味子3克(半升)
用法: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功效:宣肺祛痰,下气止咳。
提示:本方现代可用于治疗哮喘、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中老人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等属上述证机者。
出处:《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汤主之。
28麻*石膏粥
材料:麻*5克、石膏30克、大米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将石膏加水先煎20至30分钟后,下麻*再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
食用:每日1剂,连续5至7天。
功效:可消热宣肺,化痰平喘。麻*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
29麻*附子甘草汤
组成:麻*6克(去节)、甘草6克(炙)、附子3克(炮)。
用法:上三味,用水毫升,先煮麻*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主治:少阴病,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
来源:《伤寒论》。
30麻*五味子汤
组成:麻*9克(去节)、五味子6克、甘草6克(炙)、半夏9克(洗)、干姜3克、细辛3克、桂心6克、杏仁9克(去皮、尖)
用法:上八味,切碎。用水1升,煮取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主治:咳嗽。
禁忌:服药期间,忌海藻、菘菜、羊肉汤、生菜、生葱。
来源:《外台秘要》卷九
31麻*根炖羊肺
材料:麻*根50克、羊肺1具。
做法:取新鲜羊肺洗净,和麻*根一同加水炖煮,放盐少许调味,熟后,取出羊肺,切成条块,佐餐食用。
功效:治肺虚久咳、喘促、盗汗、益肺宁嗽、敛汗止喘。
32知母麻*汤
组成:知母1两半、麻*1两、芍药半两、*芩半两、甘草半两、桂枝半两。
用法:上(口父)咀。水2升半,煮麻*数沸,去上沫,纳诸药,取1升3合,去滓,每温饮1大盏,半日可相次3服。温覆令微汗。若心烦欲水,当稍与之,令胃中和则愈,未汗尽剂。
主治:伤寒愈后,由于发汗不尽,余*气在心胞络间,有不了了证者,调至10日或半月20日,终不惺惺,常昏沉似失精神,言语错谬,或无寒热,有似鬼祟,或朝夕潮热颊赤,或有寒热如疟状。
来源:《伤寒总病论》卷二。
33麻*蒸梨
材料:麻*3--5克、大梨1只
制法:先把麻*捣为粗末;将生梨洗净后,剖开,挖去梨核;把麻*放入梨心内,再将梨子合严,插上小竹签,然后放入碗内,隔水蒸熟后即可。
用法:每日2次,每次1只,去麻*吃梨服汁,连用3mdash;mdash;5天。
功效:止咳。适用于小儿百日咳的初期和痉咳期。也可用于小儿支气管炎咳嗽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34发汗麻*汤
组成:麻*5两(去节)、葛根4两、栀子20枚(擘)、葱(切)1升、香豉1升(绵裹)。
主治:天行壮热烦闷。
来源:《外台》卷三引《广济方》。
35麻*干姜粥
材料:麻*6克、干姜6克、甘草3克、葱白3克、粳米克。
做法:
1、将麻*、干姜、甘草加适量水煎煮,滤汁去渣。
2、将粳米洗净后与煎汁共煮为粥。
3、将葱白洗净切碎,在粥将成时加入,搅匀,再稍煮片刻。
功效:肺阳亏虚、咳嗽咳痰、畏寒流涕、支气管哮喘。
用药禁忌麻*用药禁忌方面暂时没有资料(待添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