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辨证论治肇始于《伤寒杂病论》,经方因其用药精当,剂量准确;组方严谨,配伍巧妙;剂型丰富,煎服有法;加减灵活,功效卓著等特点而被历代医家所尊崇,分析张仲景临证用药特点,对当今中医临床辨证用药仍具有相当指导意义。
1、擅用峻剂,中病即止
仲景在辨证治疗用药中,善于使用峻烈之剂,其于配伍、服法、剂型等多方面显示其应用峻剂之巧妙。
如十枣汤为峻下逐水之剂;麻*汤为发汗之峻剂;大青龙汤为阳气郁闭之峻剂剂;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三者相比虽有和、缓、峻之别,然此三方皆为峻下之剂;抵当汤为泻热破血之峻剂、大陷胸汤为泻热逐水之峻剂、大*蛰虫丸为破瘀消癥之峻剂等等。
峻烈之剂,易伤正气。仲景在使用峻剂之同时每每叮嘱“中病即止,以防伤其正气。”
2、相反相成,共奏其功
相反相成法是中药方剂配伍的另一原则和方法,寒热并用可见于多种情况之下,如麻*连轺赤小豆汤,大*附子汤,桃核承气汤,附子泻心汤等等。
3、重视煎服,随证取之
仲景在《伤寒论》中的用药非常重视药物煎服之法,所列之方均详细记载并详述注意事项,以使药物发挥最好效果。如《伤寒论》中,含有麻*的经方有十三首,这十四首全部需要先煎,久煎。其中小发汗的经方有六首:桂枝麻*各半汤、桂枝二麻*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连翘赤小豆汤
麻*附子甘草汤、麻*升麻汤等,均采用先煎之法,是“先煮麻*一、两沸”,
据考证“一、两沸”的时间大约为15分钟。大发汗的经方有七首:麻*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麻*细辛附子汤、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等,均为“先煎,水减两升”。据考证,“水减两升”的时间大约为30分钟,足见仲景先师对中药煎法之重视!
纵观仲景用药,往往是既合证切病,药味上又精粹到不能再少。药有千种,而仲景所常用之药,总计下来只有区区84味。摘录如下:
酸
五味子:敛肺止咳酸枣仁:敛心安神山茱萸:敛精止遗乌梅:安蛔
苦
1苦泄柴胡:泄胆热*芩:清心火,泄脾热*连:清心火,泄胃热*柏:清心火,退*栀子:泄心火茵陈:退*
梓白皮:清热解*芍药:泄热养营竹叶:清心除烦牡丹:清虚热白头翁:除下重
2.苦破大*:泻下通便,活血化瘀枳实:破气散结厚朴:降逆除满杏仁:降逆平喘桃仁:活血化瘀射干:除上气葶苈子:泄肺热,除肺痈皂荚:化痰芫花:逐水大戟:逐水甘遂:逐水3.苦燥白术:燥湿健脾苦参:燥湿杀虫
猪苦胆:燥湿解*4.苦化赤小豆芽:破血化脓败酱草:排脓5.苦升瓜蒂:催吐
甘
1.甘补人参:补元气饴糖:建中甘草:补宗气,解*,调和诸药小麦:补心气*芪:补气行气大枣:补脾粳米:补胃地*:补心阴麦冬:补肺阴阿胶:补血益阴鸡子*:滋阴润燥,养血
当归:补血麻子仁:养血润肠瓜蒌根:生津止渴升麻:解*2.淡渗泽泻:清热利水滑石:清热利湿茯苓:通调水道猪苓:利水薏苡仁:渗湿椒目:利水3.涩固赤石脂:固小肠禹余粮:固大肠灶中土:固胃4.重镇代赭石:降胃气龙骨:镇肝魂
辛
1.辛散麻*:宣肺气,平喘咳,温表散寒桂枝:温心阳,抑水气,解肌发汗艾叶:行气散寒防己:散水气,消身肿乌头:散寒蜀椒:散寒2.辛行川芎:行血豆豉:宣气半夏:宣肺气生姜:宣胃气桔梗:利咽瓜蒌实:宽胸散结薤白:通阳散结葱白:通阳止泻葛根:升津液,升清止泻旋复花:行气消痞3.辛温附子:温肾阳干姜:温脾阳细辛:温肺阳吴茱萸:温肝阳
咸
1.咸软芒硝:软坚通便牡蛎:软坚消痞(胆)鳖甲:软坚消癥(肝)2.咸走水蛭:活血化瘀蛰虫:活血化瘀虻虫:活血化瘀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